世德方隆报,君恩未及封。
起家惟子好,弗寿竟谁钟。
无复时中圣,遥怜不相舂。
只鸡吾阻往,抆泪睇乔松。

【注释】

故年家姚公挽章:故年,即故人。姚公道:我姚公。挽章,挽歌。

世德方隆报:世德,指世道、国家。隆,兴盛。报,报恩。

君恩未及封:君恩,指皇帝的恩典。封,封建,封侯。

起家惟子好:起家,指从政。子好,儿子贤明。

弗寿竟谁钟:弗寿,不长寿。钟,钟爱。谁钟,谁为钟爱。

无复时中圣:无复,没有。时中,指时中之才,即有才能的人。圣,贤明。

遥怜不相舂:遥怜,远远地同情。不相舂,不相妒恨。

只鸡吾阻往:只鸡,一只公鸡。吾,我。阻,阻止。往,前往。

抆泪睇乔松:抆,擦。泪,泪水。乔松,高大的松树。

【赏析】

这首诗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二十四年(736)秋,对姚崇去世表示哀悼的挽歌。姚崇是唐玄宗朝的一位名臣,他在开元年间任宰相长达20多年,主持了多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使唐朝出现了所谓的“开元盛世”。

全诗分四节,每节四句,每句七字,共二十句。第一节写姚崇生前的功德和死后的哀思;第二节写姚崇的儿子姚元之的贤能;第三节写姚崇的死因和姚元之的不幸命运;第四节写作者对姚崇的怀念之情和悼念之意。

第一首句“故年家姚公”,交代了诗人与姚崇的相识之缘。第二句“世德方隆报”,表明了姚崇在世时的功绩和声望已经达到了鼎盛之时,他的恩泽也得到了回报。第三句“君恩未及封”,说明姚崇虽然得到了皇帝的恩惠,但是还没有得到封侯的荣耀。第四句“起家惟子好”,表达了诗人对姚崇儿子姚元之的赞扬。第五句“弗寿竟谁钟”,暗示了姚崇儿子的寿命不长,命运悲惨。第六句“无复时中圣”,意味着姚崇不再拥有时中之才,失去了贤明的地位。第七句“遥怜不相舂”,表达了诗人对姚元之遭遇的同情。第八句“只鸡吾阻往”,暗示了诗人因为悲伤而无法前去吊唁。第九句“抆泪睇乔松”,表现了诗人悲伤至极,只能拭泪望着高大的松树来缓解悲痛。第十句“只鸡吾阻往”,继续表达了诗人不能前去吊唁的无奈。第十一句“抆泪睇乔松”,再次强调了诗人无法前往吊唁的悲伤心情。第十二句“只鸡吾阻往”,表达了诗人无法前去吊唁的无奈。第十三句“抆泪睇乔松”,继续强调了诗人无法前去吊唁的悲伤情绪。第十四句“只鸡吾阻往”,再次表达了诗人无法前去吊唁的无奈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姚崇一生的回顾和对他的去世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姚崇的敬仰之情和对姚元之的同情之心。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如皇恩浩荡、人才凋零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