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苦淫潦,道路渺不分。
十步九掀淖,眷言仆夫勤。
昔旱欲讼风,今雨当诛云。
我已写绿章,拟向清夜焚。
【注释】
淫潦:大雨滂沱。
眷言:忧心。仆夫:驾车的人,这里泛指随行的差役。勤:劳苦。
讼风:向官府投诉天气不晴朗的事。诛云:惩罚云朵。
写绿章:写奏章,指请求皇帝降雨的奏章。清夜焚:在清夜时分焚烧奏章。
【赏析】
这首诗是王龟龄为庆贺雨后而作,诗中的“客行”指的是他与友人出行。诗中通过描写雨后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间疾苦的深切关怀。
诗人开篇即描绘了一幅雨后的美景图。”客行苦淫潦,道路渺不分”,这句诗形象地描绘出雨水淹没道路的情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雨中的世界,感受到雨水带来的凉爽和清新。接着,诗人又以”十步九掀淖”来进一步突出雨水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最后一句”眷言仆夫勤”,则是对那些辛勤劳作的仆人表示了赞美。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仆人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诗人在第二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雨水比作”淫潦”,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雨势之猛烈。这种描述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
诗人在第三句中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人们对雨水的态度。”昔旱欲讼风,今雨当诛云”,这句诗通过对”讼风”和”诛云”两个动作的对比,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现象的不同态度。这种对比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哲理性和深度,同时也让读者对作者的思想产生了共鸣。
诗人在第四句中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把天空中飘浮着的云朵拟人化地称为”诛云”。这种描述既富有想象力,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同时,诗人还通过自己的创作行动来表达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心,这种情感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这首七律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间疾苦的关注,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语言也为整首诗增色不少,使其成为了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