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由日就,格律忌雷同。
我匪从它入,君应自此工。
多岐怜世路,力学振家风。
莫易朱弦绝,千年论最公。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的综合理解能力。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题目的要求分析。
“精神由日就,格律忌雷同”,这是说精神修养要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得到升华。而诗歌的格律则不能与雷同,即不要雷同模仿古人,应有自己的特色。
“我非从它入,君应自为工”,诗人认为,自己的作品不是抄袭别人的作品,而是自己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才创作出来的,因此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多岐怜世路”,诗人用“多岐”来比喻人生道路的曲折和复杂。而“怜”字则是诗人对世路艰难的同情。
“力学振家风”,这里指的是诗人希望自己能够继承和发扬家族的良好传统,发扬光大自己的事业。
“莫易朱弦绝,千年论最公”,诗人认为,即使自己一生都难以创作出像《琵琶行》这样的杰作,但是只要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就能够成为被后人永远称赞的“最公”。
【答案】
①精神由日就,格律忌雷同。②我非从它入,君应自为工。③多岐怜世路,力学振家风。④莫易朱弦绝,千年论最公。赏析:①此诗首句点明题旨:精神修养贵在持之以恒,而诗歌创作更要注意避免雷同。次句进一步强调:诗歌创作要有独创精神。“我非从它入”,是反对盲目模仿;“君应自为工”,则是指诗歌创作应有独特风格。②三四两句承上启下,既表达了诗人的创作态度,也表明了诗人的创作自信。③五六两句写诗人对世路艰难的看法以及诗人的主张。④七八句是全诗的关键,诗人认为,尽管自己一生都难以创作出像《琵琶行》这样的杰作,但是只要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就能够成为被后人永远称赞的“最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