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举营巢债,才成作佛庐。
随堂展单钵,均是道人居。
【注释】
桂隐:即桂隐寺。纪咏:纪事,题咏。“四十八首”是虚数。桂隐寺在今浙江杭州灵隐山南麓,建于东晋永和年间(340-345)。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杭州灵隐寺后所作的纪事诗。诗中描写了佛庐的幽静,道人生活的清苦。
诗的开头两句写佛庐建造之不易。“数举营巢债”是说,建造一座佛庐,耗费了许多财力、物力。“才成作佛庐”是说,好不容易建成了佛庐。这两句是说佛庐建造之不易。
第三句“随堂展单钵”,是说佛庐建成之后,僧人们就在佛庐里安身,有的还在佛庐里吃饭。“展单钵”就是展开自己的钵盂,意思是和尚们用钵盂吃饭。这一句是说佛庐建成后,僧人们就在那里居住和生活了。这两句是说佛庐建成后,僧人们就在那里居住和生活了。
最后两句“均是道人居”意思是说所有的道人都住在佛庐里。“均是道人居”是说所有的道人都住在佛庐里。这两句是说佛庐建成后,所有道人都在那里居住和生活了。
整首诗通过描写佛庐的建设过程和道人们的生活情况,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理解和认同,也表现了作者对道人生活的同情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