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西家翁媪说,白洋湖自有多年。
何曾识见江鸥至,消得主人诗兴颠。
【注释】
南湖有鸥成群里闾(lú)间云数十年未尝见也实尘中奇事因筑亭洲上榜曰鸥渚仍放言六绝
东家西家翁媪说,白洋湖自有多年。
何曾识见江鸥至,消得主人诗兴颠。
【赏析】
此诗作于绍兴七年(1137)春。是年冬,陆游罢职南归,途经南湖时,正值一群鸥群飞集在南湖之畔,作者即景赋诗。
首句“南湖有鸥成群里闾间云数十年未尝见也”,描绘了一幅鸥鸟群集的生动图景。诗人用“成群”和“里闾”两个词,把鸥鸟的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写得活灵活现。接着写几十年来未曾见过这么多的鸥鸟聚集在南湖上,这是一件难得的事。诗人用“未之见”三字,突出了一个“奇”字,表明自己久已没有这样的经历,而如今突然遇到了,因此感到十分惊奇。
次句“何曾识见江鸥至”,紧承上句,进一步描写鸥鸟的到来使作者感到惊奇的原因。这里诗人巧妙地使用了设问句式“何曾识见”,既表达了自己的惊讶之情,又显示了作者对鸥的熟悉程度。
第三句“消得主人诗兴颠”,承接前两句,继续描写自己见到鸥鸟的情景。这句中,“消得”是“哪里能够”的意思;“主”是“主人”;“诗兴”指兴致、兴趣。这句的意思是:看到如此多的鸥鸟聚集在南湖上,哪里能够抑制住自己的兴致呢!“颠”在这里是指精神完全被吸引住了。这句表现了作者见到众多鸥鸟后兴奋的心情。
末两句“东家西家翁媪说,白洋湖自有多年”。这句是说自己听到东家西家的人都在谈论,白洋湖上有很多鸥鸟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这里运用了互文手法,不仅写出了鸥鸟数量之多,而且表现出鸥鸟分布之广。
这首诗的译文是这样的:“南湖上有成群的鸥鸟停栖,里巷之间云层遮蔽了几十年之久未曾见过它们飞来,这实在是尘世中的一件奇特的事情,因此我在南湖之上筑起了亭子,并题名为‘鸥渚’。还写下了一首《六绝》。”
这首诗通过对南湖上成群的鸥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感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