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绛蜡千枝泪,镕作骊龙百斛珠。
酪碗冰盘非我称,敢烦西子荐陶朱。
诗句原文如下:
谁将绛蜡千枝泪,镕作骊龙百斛珠。
酪碗冰盘非我称,敢烦西子荐陶朱。
我将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 诗人简介:张镃(1217-1289),字约斋,号南湖居士,宋室宗室,居临安(今浙江杭州),是南宋著名的文人、园艺家和诗人。
- 诗词解析:
- 绛蜡千枝泪:绛,通常指红色;蜡,这里特指蜡烛,千枝泪暗示着蜡烛燃烧时滴下的烛泪如同泪水一般。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蜡烛燃烧的情景,烛泪仿佛化作了珍珠,展现了一种哀怨而深沉的情感。
- 骊龙百斛珠:骊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常用来象征尊贵与权力。百斛珠则是形容珍珠之多,犹如百斛粮食一般,珍贵无比。这里的比喻强调了赠送者对收礼者的尊重和重视。
- 酪盌冰盘非我称:酪盌,即牛奶制成的饮料,用来形容食物的质地。冰盘则是指冰块做成的盘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自己并非擅长制作或享用这些美食的人,而是选择将这份重任交由善于此道的人去完成。
- 敢烦西子荐陶朱:西子,指的是春秋时期的越国人西施,以美丽著称。陶朱,是指春秋时期范蠡,他在越国灭吴后改名陶朱公,泛指富有且善于经商之人。这句诗意味着诗人希望借助西施的美名和陶朱公的智慧,为收礼者带来富贵和好运。
- 关键词注释:
- 绛蜡、骊龙、百斛珠、酪盌、冰盘、西子、陶朱:这些词汇在诗歌中都有特定的文化和象征意义,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主题和意象。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蜡烛和珍珠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收礼者的尊敬和期望。同时,通过使用“敢烦西子”和“荐陶朱”这样的字眼,体现了诗人希望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愿景。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意深刻,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深入分析,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还能够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