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南北两浮图,桂隐相看四载馀。
休怪出关犹从我,有诗处处是侬居。
【注释】
1.高峰南北两浮图:指庐山上的南、北二个塔。
2.桂隐相看四载馀;桂隐寺在庐山,是慧远法师讲经说法的地方,慧远法师曾在这里隐居。“桂隐”二字暗用晋陶潜的典故。
3.休怪出关犹从我:不要奇怪我从庐山出来,因为我有诗可作。“出关”二字暗用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诗:“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意思是说,出关时,我还有诗可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灵芝寺避暑时与友人泛舟湖上所作,共成十绝诗中的一首。
首句写景,点明时间。“高峰南北两浮图”,即庐山的东、西两塔。
次句写情。“桂隐相看四年余”,意谓慧远法师当年在此隐居讲经说法已四年之久了。“桂隐”二字,用陶渊明典故,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桂隐”二字,正取其义。
三句为全诗之眼,言诗人此次出游庐山,虽出山门,但仍然有诗可作。“休怪出关犹从我”,这是对友人说的客气话,意谓你不要奇怪,尽管我从庐山出来,但我仍可有诗可作。
末句点题,收结全诗。“有诗处处是侬居”,意谓无论到什么地方,只要看到美景佳事,都可以写成诗篇,表达我对庐山的喜爱之情,并以此自得其乐。
此诗写景抒情,寓情于景。首句写景,点明时间;次句写情,点出隐居的时间和原因;三句点题,言有诗可作;末句点出主题,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壮志。此诗结构谨严而浑朴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