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何所得,所得在养心。
澹然处穷阎,蓬蒿绝车音。
结驷者谁子,排门愿同襟。
乃知能辩者,于道未为深。

【注释】

原子:指心。

养心:保养、调适心志,使心境平和。

澹然:安然,安闲自在的样子。

穷阎(ān jiān):贫苦的居所。

蓬蒿:野草。

结驷者谁子:结驷者是谁的儿子。结驷,用四匹马驾车。

排门:推开门。

同襟:亲如兄弟。

能辩者:善辨是非的人,这里指有才能和见识的人。

道:这里的“道”是儒家讲的“道理”。

【译文】

人的心灵本无所得,但通过修养能使心灵获得一种境界。

一个人安然处在贫苦的居所,四周除了野草就是荒草,连马车经过的声音也听不到。

他可能是一位贤良之子,也可能是一个善于交际之人,愿意与别人亲近,就像兄弟一样。

由此看来,真正有才干和见识的人,对于大道的道理未必有深入的认识。

【赏析】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独到见解,认为人的心灵本无所得,但通过修养能使心灵获得一种境界。在贫苦的生活环境中,诗人能够保持一颗宁静之心,不为外界所扰,这需要很高的精神境界和生活修养。诗人认为真正的贤良之士应该能够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与世俗保持距离,这样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然和谐、超脱物欲的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