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南勋业手,顾乃玩简策。
麟经日月垂,左氏实有力。
为渠作忠臣,训义订今昔。
后来缝掖子,开卷随有益。
果能作蹄筌,此学不妨癖。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历史知识的珍视与传承之意。下面逐句进行释义并赏析:

杂兴三十九首(其一)
征南勋业手,顾乃玩简策。
麟经日月垂,左氏实有力。
为渠作忠臣,训义订今昔。
后来缝掖子,开卷随有益。
果能作蹄筌,此学不妨癖。
注释:

  1. 征南勋业手(征南勋业):这里指古代的征南将军或征南军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将领或军事功绩。
  2. 顾乃玩简策:你竟然在玩赏着这些兵书、战策之类的文献。
  3. 麟经日月垂:麒麟经天纬地,象征着智慧和权威。
  4. 左氏实有力:左氏指的是《左传》(一种史书),在这里表示左丘明(作者名)在史学上有很高的成就。
  5. 为渠作忠臣:你成为了一位忠诚于国家、忠于人民的臣子。
  6. 训义订今昔:用训诂、解释的方式去整理古代的典故和历史事件,以便于现代人理解和借鉴。
  7. 后来缝掖子:指后来那些从事学问的人,他们在学习中不断积累知识。
  8. 开卷随有益:每当阅读书籍,都能获得知识和智慧。
  9. 果能作蹄筌:如果能像蹄和筌那样帮助人们获取知识,那么学问就没有什么可偏执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智慧,以及表达对学术的热爱和追求,来体现作者的高尚品德和深厚的学识。诗中的“麟经日月垂”和“左氏实有力”,分别象征着智慧和史学的成就;“为渠作忠臣,训义订今昔”则是对那些忠于国家、致力于学术研究的人的一种赞扬。最后两句“果能作蹄筌,此学不妨癖”则表达了对学问包容性的认可,认为学问没有固定的界限,只要有益于世道人心,就应该被尊重和推崇。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学问的崇高敬意和深厚情感,同时也鼓励人们要珍惜和传播知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