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即生水,语性何洁清。
未尝使人贪,酌之失廉称。
夷齐素高蹈,想非常饮冰。
仁鄙成自取,处默先内明。
这首诗是王维的《杂兴三十九首》之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天一即生水,语性何洁清。
- “天一”指的是天一池,位于陕西宝鸡市陈仓区,是古代著名的皇家园林。这里的“即生水”意味着天一池的水源直接来源于地下的泉水。
- “语性”在这里指代天一池的水,它有着清澈透明、纯净无瑕的特性。
- “何洁清”则是形容天一池水的清洁程度,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或杂质的干扰。
- 未尝使人贪,酌之失廉称。
- “未尝使人贪”意味着天一池的水从未让任何人变得贪婪。这里的“贪”是指贪婪的欲望,而天一池的水似乎具有某种魔力,能够让人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淡泊的心态,不去追求那些虚幻的财富和名利。
- “酌之失廉称”则是指在饮酒时,如果过分追求酒的味道或者品鉴技巧,反而会失去酒的本质和味道。这里的“酌”可以理解为品尝或品味的意思,而“失廉称”则是指失去了酒的本来面目和品质。
- 夷齐素高蹈,想非常饮冰。
- “夷齐”指的是伯夷和叔齐两位古代的贤人,他们被尊称为“古仁”。他们在商朝末期因为反对纣王的暴政而被流放,后来在周初获得了重用。
- “高蹈”是指他们高尚的品质和超凡脱俗的行为,不受世俗的束缚和诱惑。
- “想非常饮冰”则是指在面对困境时,他们能够像饮冰一样冷静应对,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这里的“非常饮冰”是指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的态度。
- 仁鄙成自取,处默先内明。
- “仁鄙”在这里指的是道德上的善恶之分,善良的人才会被世人所称赞和尊敬。然而,过于善良的人往往会被人利用或欺骗。
- “成自取”意味着这种状况往往是由于个人的善良本性所导致的,而不是外界的因素所迫。这里的“自取”是指自己造成的结果。
- “处默”是指一个人静静地观察和思考,不急于表态或行动。这里的“默”可以理解为沉默或静默的意思。
- “先内明”则是指在内心深处先要明白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这样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判断力。这里的“内明”是指内心的智慧和明智的判断能力。
这首诗通过对天一池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清廉、正直品格的追求和赞美。同时,通过对伯夷和叔齐两位贤人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对社会道德和人性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值得细细品味和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