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修名自来,犹影长随身。
惑者偏忌嫉,终之反累人。
况驰死后誉,何关一丘尘。
所以识达早,托醉全吾真。
归兴因莼鲈,口腹何足陈。
到今吴江水,秋至清粼粼。

杂兴三十九首

实修名自来,犹影长随身。

惑者偏忌嫉,终之反累人。

况驰死后誉,何关一丘尘。

所以识达早,托醉全吾真。

归兴因莼鲈,口腹何足陈。

到今吴江水,秋至清粼粼。

注释:实修:指实际修行。名自来:名声自然会随之而来。犹影长随身:比喻名誉如同影子一样始终跟随自己。惑者:被迷惑的人。偏:特意。忌嫉:嫉妒怨恨。终之:最后,最终。反:反而。累人:拖累他人。况:何况。驰死:死去之后。死后誉:死后的声誉。何关一丘尘:又有什么关系呢?一丘:一个土丘,这里比喻微小的事物。达:通达,明白。早:早些。托醉:醉酒,借酒浇愁。全:保全。吾真:我真正的本性。归兴:归乡时的兴趣和意愿。因:因为。莼鲈:即莼菜、鲈鱼。这里指故乡的食物。口腹:饮食。何足陈:有什么值得一说的。到今:直到现在。吴江水:吴江的江水,即苏州的太湖。秋至清:秋天到来的时候,清澈见底。粼粼:形容水面波光闪烁的样子。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于名利看淡的心态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以“实修名自来,犹影长随身”起句,意谓自己的名声和地位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就像影子永远伴随自己一样。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沾沾自喜,而是对那些被名利所迷惑的人表示了深深的忧虑。他认为,这些人往往会故意去嫉妒别人,最终却反而拖累了别人。这里的“惑者偏忌嫉,终之反累人”就是对这种心态的深刻讽刺。接着,诗人用“况驰死后誉,何关一丘尘”来进一步强调自己的豁达胸怀。他认为,一个人死后的声誉与身后的名利是无关的。这里的“驰”字,有放纵之意,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而“一丘尘”则是指微不足道的事物,诗人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名利的不屑一顾。接下来,“所以识达早,托醉全吾真”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态度的总结。他认为,如果能够早早地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就能够借酒消愁,保全自己的真性。这里的“托醉”二字,不仅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更是一种超脱物欲的方式。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他用“归兴因莼鲈,口腹何足陈”来说明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是为了回到故乡去享受那美好的生活和美食。而“到今吴江水,秋至清粼粼”则进一步描绘了故乡的美景,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宁静而又美丽的江南水乡风情。总的来说,这首杂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人生态度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