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倒人,禅师出山来。
相陪坐几月,口边生尘埃。
夏风吹长树,禅师归山去。
为嫌城里热,再三留不住。
学诗无后先,到此如狂颠。
有问是谁格,且疑三十年。

”`

春风轻轻吹倒人,禅师出山来相伴。

相陪月色几经时,口边生满尘埃影。

夏风轻拂长树高,禅师归心山中游。

热城难留禅师意,再三挽留终难留。

学诗之道无先后,到此境界如狂颠。
问是谁人有高格,疑是三十年修行深。

赏析:

《送绰上人归后庵》是宋代张镃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他对绰上人的深厚友谊和对其归山的祝福。全词通过描绘春天、夏天的景象,以及诗人与绰上人相伴的情景,展现了他们之间的友情和默契。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学诗的态度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春风吹拂着大地,万物复苏,但春风也似乎有一种力量能够将人吹倒。在这里,春风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着生命的活力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而“禅师出山来”则是一种意外的惊喜,表明了诗人对于与绰上人的相遇感到惊喜和欣慰。他们相陪数月,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这段时间里,他们的口边都生满了尘埃的身影,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生活的平凡。然而,当夏风再次来临的时候,禅师却选择了离开,这让人不禁感叹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诗中的主人公在热城之中,无法留住禅师的心。这里的“热城”不仅仅是指城市的温度,更是对世俗世界的比喻。城市的繁华和喧嚣让人难以忍受,而禅师的心却向往着更加宁静和纯净的地方。他的再三挽留终究是徒劳无功,这让人不禁感慨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

诗的最后一句是“有问是谁格,且疑尘十年”,这句话的含义是说有人询问这首诗的出处或作者,而作者只是怀疑自己已经修行了十多年。这可能是在自嘲自己的修行不够深入或者没有达到某种境界。然而,这种自嘲也反映出作者对于自己修行的执着和坚定。

这首词通过对春天、夏天的景象的描绘,以及主人公与绰上人相伴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诗中还融入了作者对于时间、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词既表达了诗人对绰上人的深情怀念,又体现了他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