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星光芒远近同,天河横来压孤篷。
溪容一碧看未尽,转入客子诗筒中。
筒中满贮千张纸,一路山川供役使。
古来霅水足高人,吾宗首说元真子。
都缘抱负经济才,有口挂壁常懒开。
樵青渔童与共载,大胜俗侣成群来。
可怜当时只名重,野鹤乘轩失威凤。
虽闻肖像登九重,收奖空言亦何用。
过五百年孙更痴,布裘棕屩骨格宜。
特来乃祖旧游处,三叫庶几亲见之。
见之不见俱莫问,人生只合将闲论。
倘来簪绂付儿嬉,圣贤用晦初未闷。
拍舷还望星与河,此身或是张志和。
一杯更醉投床睡,明日歌声犹震地。

【译文】:

夜深人静,我在书房里放声高歌。天上的星星,光芒远近相同,银河横贯天心,仿佛压在孤零零的篷帐上。溪流清澈见底,看不够,又转入我的诗筒中了。诗筒里面装满了千卷万册的纸,一路上的山水景色都在为我服务。自古以来,浙水流域出高人的地方不少,我宗始祖最推崇元真子。都因为怀抱着经世济民的志向,所以有口却常懒于开张。樵夫、渔翁和我们一起出游游玩,这比成群结伙的俗侣要好多了。可惜当时他们只以名位重为荣,像野鹤乘轩失去了威凤那样的高贵。虽然听说他的肖像已被奉上了九重之殿,但得到赏赐空言也是无用的。经过了五百年的岁月,他的儿子依然痴情地追求这种名声,穿着布裘戴着棕鞋,骨格仍然适宜。特来游览乃祖旧游的地方,三叫之后希望能亲眼见到他。见到了也见不到都无所谓,人生就该把闲谈当作乐事。倘若将来把官职帽子交给儿子嬉戏,圣贤用晦初时也不会有什么闷闷不乐的。拍舷遥望星河,我自感此身或许是张志和。喝一杯美酒,再醉倒投入床中睡去,明天歌声依旧震响大地。

【注释】:

  1. 夜坐:夜深时在书房里坐着。
  2. 列星:北斗七星。
  3. 银河:天河,指银河。
  4. 一碧:一望无际。
  5. 转:转向。
  6. 筒中:竹简中的诗篇。
  7. 古来:历来。
  8. 霅(chá):地名。
  9. 吾宗:我们这一家。
  10. 元真子:元始真人。传说为道教传说中的第一位仙人。
  11. 都缘:全是因为。
  12. 抱负:胸中有宏大的政治理想。经济才:治国平天下的才能。
  13. 挂壁:墙上挂着字画。
  14. 樵青渔童:樵夫、渔船上的老翁。
  15. 野鹤乘轩:野鹤乘轩,比喻高官显爵。乘轩,指乘车登堂拜将。
  16. 失威凤:比喻失去权势。威凤,指威武高贵的凤凰。
  17. 收奖:收受奖励。
  18. 过:超过。
  19. 孙更痴:孙子更痴情地追逐名声。
  20. 布裘棕屩:穿布衣,穿棕鞋。古代儒者常以布衣、棕鞋为行装。
  21. 特来:特地来。
  22. 乃祖:你的祖先。
  23. 旧游处:曾经游览过的场所。
  24. 三叫:三次呼唤。
  25. 问:不要。
  26. 将闲论:暂且谈论一些闲散的事情。
  27. 倘来簪绂:假如来了官职帽带。簪绂,是封建时代官员的冠饰。
  28. 儿嬉:玩耍。
  29. 圣贤:指古代圣明的君王。
  30. 用晦:韬光养晦。
  31. 拍舷:摇动船舷。
  32. 张志和:唐代著名诗人,号“烟波钓徒”,曾泛舟江湖,自称“蓑笠翁”。
  33. 一杯更醉:喝了一杯酒后更加醉得厉害。
  34. 投床睡:倒在床上睡着了。
  35. 明日:第二天。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冬,诗人因《苦热》一诗而得罪宰相令狐绹。诗人此时正在书房中夜深时分独自咏诵自己的作品,感慨颇多,于是写下了这首五古。
    诗的前四句写诗人夜读的情境,表现他对读书的兴趣;五、六两句写诗人在书斋中吟咏的情景。诗人夜读时,看到天空中的星星似乎与自己一样,都在同时间一样的距离内闪耀;看到天河横亘天际,仿佛在笼罩着诗人孤独的篷帐。诗人由观星而想到自己身处偏僻的书房,心情不免有些郁闷,于是他想到了溪水中清澈见底的流水,又联想到了自己所创作的诗歌,这些诗歌都被装入竹筒之中,一路伴随着他,随时为他解乏消忧。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想到了自己家族中历代都有人以文章闻名,于是不禁感慨万分。
    接下来诗人又想到了自己家族中的先贤元真子,这位先贤不仅文章卓越,而且胸怀大志,有着治理国家的能力,但是却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诗人对此感到十分遗憾,认为这样的先贤实在太少了。
    接下来的八句则是诗人对先贤元真子的怀念之情。诗人想到了元真子曾经游览过的旧地,想要在那些地方寻找到元真子的身影,可是当他第三次呼唤时,却再也没有得到回音。诗人为此感到十分伤心,甚至有些后悔没有在元真子生前就找到他,而是错过了与元真子相认的机会,现在即使知道了元真子的名字,也无法亲自与他相见了。诗人的这种遗憾心情,正是由于他在元真子生前没有找到他所致。
    在最后四句中,诗人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之中。诗人想起了自己曾经在科举考试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如今虽然已经过去了数百年的时间,但是当年那个获得状元的人还在不断地追名逐利,而他却在过着布衣棕鞋的生活,这种对比让他感到十分悲哀。诗人因此感叹道:“如果当初把我的官职帽子交给儿子玩耍,那么圣贤就会用晦初时也不会有什么闷闷不乐的。”诗人的这种感慨,实际上是对于自己的现状的一种无奈的表达。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深沉真挚,通过描绘诗人夜晚读书的情景以及对于先贤的怀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追求以及对清高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矛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