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看月爱月明,老夫看月爱云行。青天澄霁月当夜,但有爽快无幽情。
今宵半月从西上,云向东移满虚旷。初如玉镜插苍崖,次若银盘沉雪浪。
忽当浓处全收芒,星斗远近粲复藏。须臾缺处还飞光,林宇高下且阴凉。
鲜飙飒飒吹我裳,恍然轻举凌空翔。只缘中心无一事,始与世人看有异。
睡足闲居好滋味,投床径自𪖙𪖙地。明夜月明来共醉,多情更看云装缀,纵使无云亦休睡。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注意通读全诗,了解诗意,理解诗句的含义,并结合题目的提示信息进行作答(“注释”和“赏析”)。
夜看月边行云:在月光下观看天空中的云彩。
2.此句中“老夫”指诗人自己,意思是说诗人看到月光,喜欢它皎洁明亮;而看到云朵移动,喜爱它的轻盈飘逸。
3.“青天澄霁月当夜,但有爽快无幽情。”:晴朗的天空,明亮的月亮当空照耀,只有清爽爽快的感觉,没有那种幽深的情怀。
4.“今宵半月从西上,云向东移满虚旷。”:今夜月亮从西边升起,云彩从东边飘动,把天空填满了空旷。
5.“初如玉镜插苍崖”:最初像玉镜插入青翠的山崖一样明澈、洁净。
6.“次若银盘沉雪浪”:然后像银盘落入大雪浪一样洁白、晶莹。
7.“忽当浓处全收芒”:突然当浓密的地方全部收起光芒。
8.“星斗远近粲复藏”:星光和星星在远近间闪烁然后又被掩映起来。
9.“须臾缺处还飞光”:一会儿缺处又飞起光芒来。
10.“林宇高下且阴凉”:树木和建筑物的高低上下也都有凉意。
11.“鲜飙飒飒吹我裳”:一阵凉爽的风吹过身上。
12.“恍然轻举凌空翔”:恍惚之间好像轻快地腾空飞翔起来。
13.“只缘中心无一事”:只是因为心中没有什么事情。
14.“始与世人看有异”:这开始与世俗人的看法有所不同。
15.“睡足闲居好滋味,投床径自𪖙𪖙地”:睡足了,悠闲自在的生活真是美味啊,躺在床上就地打滚。
16.“明夜月明来共醉,多情更看云装缀”:明天晚上,当月亮明朗时我们一起饮酒,更加欣赏天上云彩的美景。
17.“纵使无云亦休睡”:即使没有云彩,也不必睡觉了。(这是作者的旷达之情)
【答案】
示例一:此诗为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秋,作者在徐州时所作。当时,他已六十九岁,仕途虽已告一段落,但仍壮心不已,常怀济世之心。此诗是作者对月夜观云情景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人生的一种看法。
译文:
夜幕降临,明月当空,众人们喜爱那皓月当空的美景,我却喜爱那空中流动的行云。清澈明亮的天空,明亮的月光当空照耀,只有清爽爽快的感觉,没有那种幽深的情怀。今晚的月亮是从西边升起的,云彩从东边飘动,把天空填满了空旷。起初像玉镜插入青翠的山崖一样的明澈、洁净。然后像银盘落入大雪浪一样洁白、晶莹。忽然当浓密的地方全部收起光芒,星光和星星在远近间闪烁然后又被掩映起来。一会儿,缺处又飞起光芒来。树木和建筑的高高低低也都有了凉意,一阵凉爽的风吹过身上,恍惚之中好像轻快地腾空飞翔起来。只是因为心中没有什么事情。这开始与世俗人的看法有所不同。睡足后闲适的生活真是美味啊,躺在床上就地打滚。明天晚上,当月亮明朗时大家一起饮酒,更加欣赏天上云彩的美景。即使没有云彩,也不必睡觉了。
赏析:
这首诗是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秋季,作者在徐州任知州时所写。当时他已经六十九岁,仕途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仍壮心不已,常怀济世之心。此诗就是作者对月夜观云情状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人生的一种看法。
首联“众人看月爱月明,老夫看月爱云行”,表明了两种不同的审美心理。众人喜欢皎洁的月光,而作者却偏爱流云之美。这种不同寻常的审美取向正表现了他超尘拔俗的胸襟。
第二联:“青天澄霁月当夜,但有爽快无幽情。”以“爽”、“幽”二字点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审美趣味。“青天澄霁月当夜”,描绘出一幅开阔的意境;而“但有爽快无幽情”,则道出了其审美旨趣。
第三联:“今宵半月从西上,云向东移满虚旷。”以“今宵”两字总领以下各联,写出了月夜之景。“今宵”二字,既表明时间之早,又暗示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到感受与发现。“半月从西上”一句,不仅交代了月亮升起的具体方位,而且突出了一轮明月冉冉升起的景象。“云向东移满虚旷”,描绘了云彩变幻无穷的美丽画面,也暗含着作者对于世事变化的感慨。
第四联:“初如玉镜插苍崖,次若银盘沉雪浪。”以“初”、“次”二字点明时间的推移与变化。“玉镜插苍崖”形容云彩初升时如同玉镜一般晶莹剔透、洁白无瑕;“银盘沉雪浪”形容云彩渐升时犹如银盘般洁白如雪,又如雪浪翻滚,形象地描绘了云彩的变化。
第五联:“忽当浓处全收芒,星斗远近粲复藏。”以“忽当”、“全收”、“远”“近”、“藏”等词组描绘云彩变幻莫测的特点。“忽当浓处全收芒”描绘出云彩由浓转淡的过程,而“星斗远近粲复藏”则描绘出星宿隐现于云雾之中的画面。
第六联:“须臾缺处还飞光,林宇高下且阴凉。”以“须臾”、“缺处”、“飞光”、“林宇高下”等词组描绘出云彩变幻无常的情景。“缺处还飞光”描绘出云彩由浓转淡的过程,而“林宇高下且阴凉”则描绘出林宇因云雾弥漫而变得阴暗的场景。
最后两联:“鲜飙飒飒吹我裳,恍然轻举凌空翔。”“鲜飙飒飒”形容风势强劲有力,给人以刺激感;而“恍然轻举凌空翔”则描绘出作者摆脱尘世纷扰、自由自在的感受。
尾联:“只缘中心无一事,始与世人看有异。”“只缘中心无一事”表明作者超脱世俗的心态;而“始与世人看有异”则表明作者与众不同的审美情趣。尾联既是对前文的总结,又是对全文的升华。
名家点评:
宋代文学家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先生之笔固高妙,然其学道尤精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