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夜雨作污渠泥,枯茎蠹叶纷满蹊。塘坳蠕蠕长科斗,瓮腹攘攘翔醯鸡。
湿生别种蛆蛭类,倒掷横跳浮却坠。晴风一旦略嘘吹,便解飞腾添足翅。
初即阳光缓缓游,鼓队趋群屋角头。雪片有声飘作阵,杨花无树辊成毬。
尔自与人风马牛,缘何耳边鸣啾啾。鸣啾啾,未尔罪,扑鬓噆肤驱不退。
有时深夜呵殿来,恼乱书灯犹作祟。何人当年假尔名,曰蚊岂为文足称。
斓斑不过脚似豹,勇健未必拳如鹰。蚊吾语汝汝切听,尔讵不闻大鹏举翼辞南溟,上九万里如云兴。
尔又不闻凤凰来仪虞帝庭,九章备体参四灵。奚曾逐逐专嚣尘,固知比拟非其伦。
我园墙阴容尔停,自全且效腐草萤。吸露大胜血肉腥,口业既免报渐轻。
不然薰燎灭尔形,吾言匪妄如日星。
【注释】
①“湿生别种”句:指蚊吸吮人体血液为食。蛆:蛆蝇,苍蝇幼虫的通称。蛭类:水蛭等吸血虫。科斗:即蚯蚓,俗称曲蟮。
②“瓮腹攘攘”句:指蚊子在瓮中飞舞。醯鸡:一种小昆虫名。
③“晴风一旦”句:指雨过天晴后,蚊飞起的样子。嘘吹:形容风势很猛。
④“初即阳光”句:指太阳刚刚出来时,蚊就开始飞舞。鼓队:指蚊子成群结队地飞来。趋群:靠近群体。屋角头:屋檐下。
⑤“雪片有声”句:指雪花飘落在树上,像蚊子在空中飞舞。
⑥“尔自与人”句:比喻蚊和人一样,各有所长。风马牛:不相及,不相投合。
⑦“缘何”二句:指蚊子嗡嗡鸣叫声使人烦恼,但它们并不因此被人们厌恶或消灭。啾啾:蚊叫的声音。未尔罪、扑鬓噆肤驱不退:没有过错,不会伤害皮肤和头发。
⑧“有时”三句:指蚊子在夜间发出鸣叫声,扰乱人们的正常睡眠。呵殿:形容蚊子叫声嘈杂。
⑨“何人”二句:指蚊子曾经给古代帝王带来麻烦。假名:借名号。
⑩“斓斑”四句:指蚊子虽然身躯斑斓如豹,却不一定能像鹰那样勇猛,也不如大鹏鸟那样能高飞九万里。
⑪“尔讵不闻”五句:指大鹏鸟能够展翅远飞,凤凰鸟到虞舜时代才出现。尔讵不闻,难道你不知道吗?大鹏举翼辞南溟,上九万里如云兴:大鹏鸟展翅高飞,直冲九万里高空,犹如云朵翻腾而起。
⑫“奚曾”二句:意为蚊子并没有专一地追逐尘世之物,所以不值得和大鹏相比。
⑬“我园墙阴”三句:意为蚊子停在我园子里,就像腐草中的萤火虫一样,苟且偷安。
⑭“吸露”四句:意谓蚊子吸吮人体的血液,比血肉之味还要美味可口,其口器也免除了报应,因而得以生存下来。
⑮“不然薰燎”四句:意为如果用烟熏的办法把蚊子消灭,那也是不对的。匪妄:不是空话。日星:比喻真实可信。
【赏析】:
这是一首咏蚊子的诗。前四句写蚊子的习性,后八句写蚊子的形象与声音。全诗采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蚊子的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蚊子的厌恶之情。
首联点明主题:“湿生别种”,写出了蚊子的生活习性——“湿生”。而“枯茎蠹叶纷满蹊”,则是说它经常在路边、草丛中出没,危害人类。
颔联描绘蚊子活动的场景:“塘坳蠕蠕长科斗,瓮腹攘攘翔醯鸡。”塘边积水的地方,是蚊子产卵繁殖的好地方,所以它们会在那里“蠕动”。瓮中积水的地方,也是蚊子滋生繁殖的地方,所以它们会在瓮中飞来飞去,“攘攘”“翔翔”,忙个不停。这里,诗人将一个“蠕蠕”“攘攘”的蚊子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颈联进一步描绘蚊子的动态:“湿生别种蛆蛭类,倒掷横跳浮却坠。”湿生蚊子有很多种类,其中一些是寄生在人体内的蛆蛭,它们在人体内部蠕动、跳跃,时而沉下,时而浮起,非常有趣。这一联通过“倒掷”“横跳”“浮却坠”三个动词,将蚊子在人体内部的活跃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尾联则从侧面衬托蚊子的危害:“晴风一旦略嘘吹,便解飞腾添足翅。”“嘘吹”是形容风势很猛的意思,当风吹起时,那些被风吹落的蚊子就会趁机飞起来,仿佛得到了新的翅膀一般。这里,诗人以“嘘吹”、“便解飞腾”等词语,巧妙地表达了蚊子在风力作用下振翅欲飞的情景,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最后两联则直接抒发了作者对蚊子的厌恶之情:“初即阳光缓缓游,鼓队趋群屋角头。雪片有声飘作阵,杨花无树辊成毬。”阳光明媚的时候,蚊子就会慢慢地飞舞起来,好像一支军队一样,朝着房屋的角落进攻。当雪花飘落时,蚊子就会发出嗡嗡的声音,仿佛是一场雪地行军的大合唱。而在杨花飘落的时候,蚊子则会卷曲成球形飞舞,仿佛是在进行一场空中芭蕾表演。
尾联则直接点明了作者的观点:“尔自与人风马牛,缘何耳边鸣啾啾。鸣啾啾,未尔罪,扑鬓噆肤驱不退。”你说自己是蚊子,可是你的行为却和人类不同呀!为什么总是在耳边嗡嗡乱叫呢?你的鸣叫声并不会伤害到我们的身体,我们也无法赶走你。
这首诗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蚊子的生活习性与形象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蚊子的厌恶之情。同时,诗中还运用了一些生动的意象与修辞手法,如“科斗”、“酰鸡”、“风马牛”、“雪片”等,使整首诗歌更具诗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