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平如簟不织纹,夕阳红叶参差分。芦边孤篷饭炊芹,风力引上萦长云。
天将此意慰所欣,我倦不饭兴自醺。思懒岂复笔下勤,一默中有诗无垠,林木振动山应闻。
船回过德清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游历之后,经过德清(今浙江桐乡)时所作。诗的起句“溪平如簟不织纹”,描绘了德清溪流平静如席,没有水波纹的痕迹,给人以宁静、安详的感觉。这里的“簟”指的是竹席,而“织纹”则是指水波纹。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德清溪流的宁静之美。
第二句“夕阳红叶参差分”,描绘了夕阳下,红叶在溪流中摇曳的情景。这里的“夕阳”和“红叶”都是自然景观,而“参差分”则是形容红叶在溪流中的样子,既有层次感,又有色彩上的丰富。这句诗通过描绘夕阳下的红叶,进一步展现了德清溪流的美丽景色。
第三句“芦边孤篷饭炊芹”,描绘了诗人在芦苇边的小船上,正忙着做饭的情景。这里的关键词是“孤篷”、“饭炊”、“芹”。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温馨、宁静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第四句“风力引上萦长云”,描绘了微风吹动着云彩的景象。这里的关键词是“风力”、“引”、“长云”,通过这些词语的运用,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第五句“天将此意慰所欣”,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喜爱之情。这里的“天”指的是天空,而“此意”则是指这种美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六句“我倦不饭兴自醺”,描绘了诗人因为疲倦而不吃饭,却因为美景而感到愉悦的情景。这里的“倦”指的是疲倦,“饭”指的是吃饭,而“兴自醺”则是指由于美景而感到高兴。这句话通过描绘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第七句“思懒岂复笔下勤”,表达了诗人对于写作的懒散态度,认为既然已经感受到了美景,就没有必要再进行繁琐的写作了。这里的“思懒”指的是思考懒散,“笔下勤”则是指写作勤奋。这句话体现了诗人随性而为、顺其自然的写诗风格。
第八句“一默中有诗无垠”,表达了诗人在沉默中能够产生诗歌的意境。这里的“默”指的是沉默,“诗有垠”则是指诗歌的境界无限。这句话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第九句“林木振动山应闻”,描绘了山林中的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仿佛可以听到山的声音。这里的“林木振动”和“山应闻”都是形容声音的传播方式,通过这些词语的运用,展现了大自然的声音之美。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德清溪流、红叶、孤篷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诗中的语言简练、生动,通过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同时,诗人还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他随性而为、顺其自然的写诗风格。整首诗充满了自然之美和诗意之美,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