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缇萦亦如许,尽道生男不如女。
河阳满县皆春风,忍使梨花偏带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第一首诗“戏为妓山氏作”意思是:我为妓女山氏所作的诗。“昔日缇萦亦如许”,意思是:当年汉文帝曾下令释放因其父被拘系在狱的缇萦,让她去看守监狱并改过自新。“尽道生男不如女”,“尽道”,全说;“生男不如女”,全说男子不如女子好。这两句诗人以缇萦为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河阳满县皆春风,忍使梨花偏带雨”,意思是:洛阳城河阳县处处都是春意盎然的景象,可为何偏是那梨花上挂着晶莹的泪珠呢?“忍使”一词,写出了作者的愤懑不平之情。
第二首诗“昔年”“汉文”,点明时间背景。“帝释”指的是汉武帝。“缇萦”,古代人名,汉代人,她为了替父赎罪而上书请罪,后来汉武帝赦免她的父亲的罪,她遂改名更姓为黄氏。“徒隶”,指罪犯。“解颜”,形容笑的样子。“一纪”,一年。“不报”,未得答复。“缇萦”,即汉文帝时的缇萦,她为了赎救父亲出狱,上书给皇帝请求免除罪刑,皇帝感动,赦免了父亲的罪。“帝释”,指汉文帝,他听说了缇萦的事迹,便派使者将她接到宫中当宫婢。“徒隶”,指罪犯。“解颜”,形容笑的样子。“一纪”,一年。“不报”,未得答复。“缇萦”,指汉文帝时的缇萦,她为了赎救父亲出狱,上书给皇帝请求免除罪刑,皇帝感动,赦免了父亲的罪。“帝释”,指汉文帝,他听说了缇萦的事迹,便派使者将她接到宫中当宫婢。“帝释”,即汉文帝。“缇萦”,即汉文帝时的缇萦,她为了赎救父亲出狱,上书给皇帝请求免除罪刑,皇帝感动,赦免了他的父亲的罪。“帝释”,指汉文帝。“缇萦”,即汉文帝时的缇萦,她为了赎救父亲出狱,上书给皇帝请求免除罪刑,皇帝感动,赦免了父亲的罪。
“尽道生男不如女”,意思是:人们总认为男子不如女子好。“河阳满县”意思是:洛阳城河阳县。“河阳”、“满县”、“满”、“风”、“春”、“梨”、“雨”、“带”、“偏”等都是关键词。“河阳满县皆春风”,意思是:洛阳城河阳县处处都是春天的气息。“忍使梨花偏带雨”,“忍”的意思是“不忍心”;“使”的意思是“使得”;“梨花”是指柳树的花朵;“带雨”的意思是沾着雨露;“偏”的意思是“不均匀”。
这首诗通过对比男女不同的社会地位和命运来表明作者对妇女地位的看法,表现了作者关心妇女疾苦的思想感情。
【答案】
译文:
昔日汉文帝曾下令释放因其父被拘系在狱的缇萦,让她去看守监狱并改过自新。如今人们总认为男子不如女子好,难道这是真的么?
洛阳城河阳县处处都是春天的气息,然而为何偏偏是那梨花上沾着雨露呢?
赏析:
《戏为妓山氏作》这首诗是一首七言诗,全诗分为四句,每一句又可以分为三个分句,共十二个字。前两句写当时社会上的一般看法:“昔年”“汉文”,点明时间背景;“帝释”指的是汉武帝,“缇萦”,即汉文帝时的缇萦,她为了赎救父亲出狱,上书给皇帝请求免除罪刑,皇帝感动,赦免了父亲的罪。后两句写自己的感慨:“尽道生男不如女”,“河阳满县皆春风”,“忍使梨花偏带雨”。这两句话中也有三个关键词:“尽道”、“河阳”、“梨花”,其中“河阳”是指洛阳城河阳县,“满县”是说到处,“皆春风”是指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梨花”是指柳树的花朵。“忍使梨花偏带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忍心让这沾着雨露的梨花只开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