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轩前载远,虞夏信书传。
比德皆尊大,惟皇克继先。
五陵同厚地,两曜出高天。
制作流方策,忧勤十九年。
【注释】羲轩:指伏羲、燧人。前载:指先祖。虞夏:指唐尧、虞舜。信书传:谓有文献可考。比德:比照德行。惟皇:只有皇帝能够。五陵:指唐高祖李渊的家乡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两曜:日月,指日月同出天空。制作:制定法律。流方策:流传至今的法令制度。忧勤:忧虑国事,勤劳政事。十九年:即十九载,指在位时间。
【赏析】此诗为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三月,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谪黄州(今属湖北)。这首诗是他在被贬期间写的。诗人借颂扬唐尧、虞舜而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全诗分三层意思写:(一)“羲轩前载远”,说帝尧、帝舜的功德如日月经天,万古长存;(二)“比德皆尊大”、“惟皇克继先”,说唐尧、虞舜的德行高超,惟有皇帝能继承他们的理想;(三)“五陵同厚地”、“两曜出高天”,说唐高祖李渊与唐太宗李世民同为皇室子孙,他们的功绩都高于日月,光照千古;并指出皇帝应当效法他们,关心国事,勤于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