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怀常逐白云飞,疏拙那能合世机。
偶似曹溪一宿觉,已多蘧瑗九年非。
略呈幻事何须了,惟愿朝恩早放归。
它日莲华峰下去,犹期话道过黄扉。
【注】:
1、命中山,即韶州。
2、亲老,指母亲年迈,不能随行。
3、书怀,书信寄托情怀。
4、集贤曾公参政赵公,指唐宪宗时的集贤殿大学士赵公,曾主持编纂《资治通鉴》。
5、曹溪,即禅宗祖庭。
6、蘧瑗,即蘧伯玉,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以高尚品德著称。
7、黄扉,指翰林院。
8、莲华峰,指韶州的莲花峰。
9、道过黄扉,指经过翰林院。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远离朝廷,渴望归乡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心境以及与曾公和赵公等人的交往经历,表达了对朝廷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野怀常逐白云飞”,描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迷茫,就像白云一样随风飘荡。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对未知的恐惧。
第二句“疏拙那能合世机”,表达了自己的谦逊和不善于应对世事的态度。这里用“疏拙”来形容自己的性格特点,而“合世机”则是指能够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失望感。
第三句“偶似曹溪一宿觉”,暗示了诗人在韶州的所见所闻。这里的“曹溪”指的是禅宗祖庭,而“宿觉”则是指顿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韶州所感受到的禅意和顿悟。
第四句“已多蘧瑗九年非”,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的反思和自责。这里的“蘧瑗”指的是古代贤人蘧伯玉,而“九非”则是表示过去的岁月已经过去了很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过去行为的遗憾和反省。
第五句“略呈幻事何须了”,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淡然和超然物外的态度。这里的“幻事”指的是世俗的纷扰,而“了”则是指解决或放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红尘俗事的超脱和淡然。
第六句“惟愿朝恩早放归”,表达了诗人对于归乡的渴望和期待。这里的“朝恩”指的是朝廷的恩惠,而“放归”则是指允许归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廷的忠诚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它日莲华峰下去,犹期话道过黄扉”,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这里的“莲华峰”指的是韶州的莲花峰,而“黄扉”则是翰林院的大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盼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