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吏忧民深望岁,诸侯闵雨著编年。
鹅鲜聊用遵明诏,尪鼻何能感上天。
五事肃时敛在宥,九功美利属持权。
守藩无状惟推分,必在蒙庄内外篇。
【诗句释义】
1.长吏:地方长官。忧民深望岁:深深担忧百姓的生活,期待丰收之年。
2.诸侯:指各地的官员。闵雨著编年:对连绵不断的阴雨感到忧虑,记录在编年史中。
3.鹅鲜聊用遵明诏:用鹅鲜鱼这样的美食来遵循皇帝的命令和旨意。
4.尪鼻何能感上天:我的羸弱的身体,怎能感动苍天呢?
5.五事肃时敛在宥:五项政事都严肃地收在法度之中,百姓得到了宽容。
6.九功美利属持权:九种功绩都是美善之事,属于掌握权力的人。
7.守藩无状惟推分:守卫边境没有过错,只是按照职责行事而已。
8.必在蒙庄内外篇:必须参照《庄子·逍遥游》中的内外篇。
【译文】
地方长官深深担忧百姓的生活,期待丰收之年;各地官员对连连不断的阴雨感到忧虑,记录在编年史中。我使用鹅鲜鱼这样的美食来遵循皇帝的命令和旨意,我的羸弱的身体,怎能感动苍天呢?这五项政事都严肃地收在法度之中,百姓得到了宽容。守卫边境没有过错,只是按照职责行事而已。必须参照《庄子·逍遥游》中的内外篇。
【赏析】
此诗是作者再次应提刑祠部的请求,为之前的作品再次作答,以诗歌的形式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志向。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国事的关注以及自身的无奈。
首句“长吏忧民深望岁”,表达了地方长官深深地担忧百姓的生活,期待丰收之年的心情。这里,“长吏”指的是地方长官,他们是地方事务的管理者,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活。他们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因此深深地担忧百姓的生活,期待丰收之年。
次句“诸侯闵雨著编年”,描绘了各地官员对连绵不断的阴雨感到忧虑,记录在编年史中。这里的“诸侯”是指各个地方的官员,他们身处各地,对国家大事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面对连绵不断的阴雨,他们深感忧虑,并把这些忧虑记录下来,作为历史的记忆。
第三句“鹅鲜聊用遵明诏”表达了作者使用鹅鲜鱼等美食来遵循皇帝的命令和旨意。这里的“鹅鲜”是一种美味的食物,而“遵明诏”则表示遵守皇帝的命令和旨意。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自己愿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决心。
第四句“尪鼻何能感上天”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羸弱的身体,怎能感动苍天呢的无奈。这里的“尪鼻”是一种形容身体虚弱的词语,而“感上天”则表示感动苍天的意思。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在国家大事面前的无奈和无力感。
第五句“五事肃时敛在宥”,表达了五项政事都严肃地收在法度之中,百姓得到了宽容。这里的“五事”是指国家的五项重要事务,而“肃时”则表示严肃地进行。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清明、法律公正的向往和追求。
第六句“九功美利属持权”,表达了九种功绩都是美善之事,属于掌握权力的人。这里的“九功”是指国家的九种重要功绩,而“美利”则表示美好的事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利益的重视和关心。
第七句“守藩无状惟推分”,表达了守卫边境没有过错,只是按照职责行事而已。这里的“守藩”是指守卫边境的职责,而“无状”则表示没有什么过错。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职责的认识和理解。
第八句“必在蒙庄内外篇”,表达了必须参照《庄子·逍遥游》中的内外篇。这里的“蒙庄”是指庄子的著作,而“逍遥游”则是庄子的一篇名篇。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庄子的思想和理念的认同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