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维绝脉摧鳌足,天垒横霄壮井舆。
谁轧祸萌通鸟道,古为风土感鱼凫。
壶中日月邻方外,海内山河入帝图。
过此益知方面重,万兵开府一寒儒。
【注释】
1、剑门关:在今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西北,扼四川入陕要冲。唐天宝末置剑州(县治在今广元市利州区),后属剑南道。宋时为川北门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2、地维绝脉:指地理上隔绝了脉络。摧:毁坏。鳌(áo)足:传说中的海中动物鳌鱼的足,这里泛指山岭、山峰。
3、天垒横霄:指山势高峻直刺云霄。天垒:指天上的险要之地。壮:壮大。井舆:古代帝王乘坐的车舆。
4、谁轧:何人?轧:通“压”,推挤。祸萌:灾祸。通鸟道:打通通往外界的道路。
5、古为风土感鱼凫:从前是地方风俗民情感动了鱼人和凫人们。感:感动。鱼凫(fú):传说中古蜀国的一种民族名,以善于制舟而闻名于世。
6、壶中日月邻方外:把壶中的日月看作天地之间的事。邻:近。方外:指天下之外。
7、海内山河入帝图:把天下山河纳入帝王统治范围之内。海内:指中国。入:归入。
8、过此益知方面重:从剑门关这一地理位置看,形势非常重要。方面:一方,一方水土,即一方土地。
9、万兵开府一寒儒:拥有众多军队,却只有一名读书人掌握军政大权。开府:建立官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它以雄浑的笔墨描绘出剑门关的雄伟壮丽和重要战略地位,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之情。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意境宏伟,富有哲理性。
首联“地维绝脉摧鳌足,天垒横霄壮井舆。”描写了剑门山的高耸入云、巍峨壮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颔联“谁轧祸萌通鸟道,古为风土感鱼凫。”则揭示了剑门山的重要性,并表达了人们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向往。颈联“壶中日月邻方外,海内山河入帝图。”进一步强调了剑门关的战略地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心与忧虑之情。尾联“过此益知方面重,万兵开府一寒儒。”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