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上渔浦,随潮宿雁湾。
烟火指富阳,云树连萧山。
曲岸蓼花疏,清波鸥鸟闲。
江外信清旷,吾心睢洛间。

初赴新定过钱塘江

扬帆上渔浦,随潮宿雁湾。

烟火指富阳,云树连萧山。

曲岸蓼花疏,清波鸥鸟闲。

江外信清旷,吾心睢洛间。

注释:

  1. 扬帆:扬起帆。
  2. 渔浦:古地名,在今浙江桐庐附近。
  3. 雁湾:即雁荡山的海湾。
  4. 烟火:指人间烟火气。
  5. 富阳:古县名,今属浙江。
  6. 云树:形容山色如云似树。
  7. 萧山: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
  8. 蓼花:一种草本植物,花白色。
  9. 清波:清澈的水波。
  10. 睢(suī)洛: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

译文:
我乘着船帆去往新定,经过渔浦,夜晚在雁湾住宿。
远处传来人烟和炊烟,它们指向富阳,连绵的山峰像云雾缭绕。
山脚下蓼花盛开,水清波静,鸥鸟在悠闲地游弋。
江面宽广,景色清幽宁静,我的心也飞向了睢洛之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新的旅行中所作,描绘了他乘船经过渔浦、富阳、萧山等地时所见的美景与内心感受。全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情风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首句“扬帆上渔浦,随潮宿雁湾”直接点明了此行的目的——扬帆远行,目的是去渔浦;晚上则在雁湾过夜。这两句简洁明了地交代了行程的起点和目的地。

接下来的四句“烟火指富阳,云树连萧山”通过描写远方的烟火和山上的树木,传达出诗人对人间烟火气息的留恋以及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这种描绘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尘世生活的喜爱。

接下来的“曲岸蓼花疏,清波鸥鸟闲”,则是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色。蓼花在岸边稀疏地生长,清波中鸥鸟悠闲地游弋,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这种景色让人感到心灵的宁静和放松。

最后两句“江外信清旷,吾心睢洛间”,表达了诗人对江外风光的赞美以及对自己心境的抒发。这里,“清旷”指的是开阔、无拘无束的景象,而“睢洛之间”则是指心中的一片净土。诗人通过对比江外和心中的不同境界,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也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风景的描绘,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