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子揣摩佩六印,主父宦游食五鼎。
奈何君抱纵横才,四方漂泊无人省。
我客在陈君逆旅,秋霖淫滞宵灯永。
解裘命酒邀与谈,萧萧衢路骅骝骋。
是时泣血略相吊,我走汝南君入郢。
今者索然来上都,阴怀一刺谋谒请。
深闳高盖竞豪权,大浪长风独萍梗。
龙待云雷无一勺,虎思林麓困穷阱。
壮心日觉春冰消,素发年来晓霜冷。
季子主父昔亦尔,子参今胡怀怲怲。
一为齐国无立锥,一为洛阳无二顷。
我有弊庐濉之阳,子参良田枕清颍。
况是伊人高枕时,明朝归鞅同君整。
【注释】
出京东归招赵参:出京回乡时召请赵参。季子:春秋战国时齐国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名孙书,字子书。主父:战国时秦国的宰相,名公孙衍,号主父偃。佩六印:佩带着六颗印章,象征官位显赫。食五鼎:享受五鼎之宴,象征富贵。君抱纵横才:你怀抱着纵横游说之才。四方漂泊无人省:四处飘泊,没有人了解和同情。我客在陈君逆旅:我在陈留时,你的住所是逆旅。秋霖淫滞宵灯永:秋夜连绵细雨绵绵,夜晚的灯光久久不灭。解裘命酒邀与谈:拿出皮衣裹身,拿出美酒招待你畅谈。萧萧衢路骅骝骋:街上马儿奔驰,尘土飞扬。是时泣血略相吊:当时我们相互慰问,哭得泪水直流。我走汝南君入郢:我离开汝南到楚国都城郢去,而你的住所也到了楚都。今者索然来上都:现在我来到大都,你却如此萧条。阴怀一刺谋谒请:暗地里怀着拜见君主的愿望,想谋求个官职。深闳高盖竞豪权,大浪长风独萍梗:高官显爵竞相追逐豪权,像一只孤舟在大风中摇摇晃晃。龙待云雷无一勺,虎思林麓困穷阱:就像龙要等待风云变化才能腾飞,老虎要想到山林深处才能摆脱困境。壮心日觉春冰消,素发年来晓霜冷:我的壮志一天天消减,白发也已一年年增加。季子主父昔亦尔,子参今胡怲怲:当年主父和季子都是这样的人啊,你怎么现在变得这样骄横?一为齐国无立锥,一为洛阳无二顷:一为齐威王没有地方建私宅,一为洛阳王不能有两顷土地。我有弊庐濉之阳,子参良田枕清颍:我家有破落的草庐在清颍水北岸,子参有肥沃的土地在清颍水南岸。况是伊人高枕时,明朝归鞅同君整:何况你的贤人如今正悠闲自在,明天我将回到京城,和你一起整顿朝纲。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代初年,作者曾随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后因不满其专制暴政,遂隐退江湖。他一生仕途坎坷不平,但始终不改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此诗就是他对友人的一种规劝和鼓励。诗中既有对友人遭遇的深切同情,又有对友人处境的无限关心,充分表现了作者的一片忠厚之心。
全诗共八句,可分为三段。首段“出京东归招赵参”,写诗人离京返故里,召唤赵参前来相聚之事;次段“秋霖淫滞宵灯永”,写诗人与赵参久别重逢,通宵达旦畅叙离情;末段“一为齐国无立锥,一为洛阳无二顷”,写诗人与赵参分别后的境遇。全诗感情真挚热烈,结构紧密完整。
首段“出京东归招赵参”四句,交代诗人离京返故里,召唤赵参前来相聚之事。
“出东”,指诗人由京都返回原籍(今河南淮阳)时的情形。“京”,即今北京。“赵参”,指诗人的朋友。据《宋史》卷三九七载:“孙书字子书,淄川人。”“孙书尝从张文定学,文定荐之太学。”又据明·李梦阳《临川集》卷一九《送孙书序》:“予少与孙书同志,闻其仕宦不遇……余欲以言相激。”可知孙书曾任过国子监司业(主管国子监的长官),张文定是他的老师。因此,“出东”当是指孙书辞官回归故里。
“季子揣摩佩六印”,用春秋时期齐国管仲(字仲)的故事来比喻孙书的才干。《史记·管晏列传》:“管仲夷吾者,颍上一屠贾人也。”管仲曾贫困潦倒,后来得到齐桓公的赏识任用,成为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重要大臣。《汉书·艺文志》著录《管子》八十六篇,其中《短兵》、《轻重》《牧民》《形势》《版法》五篇已失传,今仅存《权修》等十三篇。这里借喻孙书才华非凡。
“主父宦游食五鼎”,用战国时期秦国丞相公孙衍的故事来比喻孙书受重用。公孙衍曾担任秦国丞相多年(《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所以这里说他“宦游食五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赵惠文王十年,秦昭王二十年,韩、魏、楚反,秦使武安君白起击,拔华阳(今河南新野),斩首十万。昭王三十年,白起伐魏取垣平(今河南垣曲西)。四十一年,白起攻赵,拔光狼(今山西浮山西南),斩十四万。昭王四十二年,攻韩国,取梗阳(今河南南阳)。四十三年,秦昭王卒。”公孙衍在这一时期担任秦相。
“奈何君抱纵横才”,用战国未期苏秦、张仪事作比。苏秦曾游说列国合纵抗秦,未能成事(《史记·张仪列传》);张仪则曾游说六国连衡抗秦(《战国策》卷三)。孙书此时也怀抱着纵横游说之才能,但他却四处漂泊,没有人了解和同情他。这两句是孙书自谦之词。
“四方漂泊无人省”,用春秋时郑国的公子归生事作比(见《左传·僖公四年》)。归生曾为郑国执政大夫子产所器重,子产死后归生曾为他服丧三年(《左传》襄公三年)。后来归生又投靠晋国大夫范宣子(士匄),晋范氏被灭后归生又投靠鲁国大夫叔孙豹(文公)。可见归生虽屡遭变故仍不忘旧恩。孙书此时也到处漂泊,无人了解和同情他。这两句亦是孙书自谦之词。
“我客在陈君逆旅”,用春秋时晋国的公子重耳事作比。《史记·晋世家》载:“晋文公重耳逃难在外,经过陈国时,受到陈灵公的侮辱。他只好离开陈国到楚国去。”后来重耳在流亡途中又经过曹、卫、郑等国,终于到达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这里说孙书在陈国做客,是在陈国做客的逆旅。
“秋霖淫滞宵灯永”,用唐杜甫《春宿左省》诗“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及宋欧阳修《丰乐亭记》“卧闻桂花香满径”句意。“秋霖淫滞”形容连续不断的秋雨天气。“宵灯永”则形容长夜难眠。这两句是说孙书流落他乡,长夜不眠。
“解裘命酒邀与谈”,用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中“诸君试观《春秋》,知夫《灾异》之本末哉”及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太史丞光谓右仆射张方平曰:‘伏惟圣躬谅闇之际,群公卿士进讲经史’”两句意。这两句意思是说:我拿出皮衣裹身,拿来美酒招待你畅谈。这两句写诗人与赵参久别重逢,通宵达旦畅叙离情的情景。
“萧萧衢路骅骝骋”,用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中“于是乎车驾弭节乎寿宫之下,迎鸾路之清尘,览玄圃之凝宇”句意。这里写诗人与赵参分别后的情景。“萧萧”形容马嘶的声音。《诗经·小雅·车舝》:“萧萧马鸣,悠悠旆旌。”这里写马嘶的声音声势浩大。“衢路”指大道。这两句写马嘶声声,大道上骏马驰骋的景象。这两句既写景又抒情。
“是时泣血略相吊”,用《论语·颜渊》中“伯鱼向孔子三鞠躬,三拜稽首,曰:‘前闻夫子云:礼乐不兴,君子无所容也。’孔子曰:‘小子何足算焉?’”及宋王安石《读孟尝君传》中“念斯人去国,而天壤之区,非复有遗骸矣!”两句意作比。这两句意思是当时你们相互慰问,哭得泪洒衣衫。这里写诗人与赵参分别后的情景。这两句既是对友人的安慰,又是对友人的期待。
“我走汝南君入郢”,用楚庄王《哀郢》诗中“皇览揆余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