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趋死易,黜己下人难。
况乃持柄位,而当功名间。
天宝唐中圮,大盗起幽蓟。
伐鼓倾中州,意有摧枯易。
桓桓许公远,持节睢阳郡。
孤垒扼贼冲,攻急势危窘。
张公何壮哉,雍丘以众来。
誓将同忠义,分持虏羹杯。
慷慨二丈夫,感诺明悲吁。
对举两手起,力与扶中区。
空郊乘垝垣,赋锋四周攒。
万夫齐一心,就死无悔颜。
夫岂威令使,化公心如丹。
兵尽粮饷绝,重围气逾烈。
龙枯无一勺,虎腾坠穷穴。
帐下万金士,霁云特雄杰。
乞师贺兰府,啮指如枯檗。
七日哭秦庭,何谢楚臣节。
邻藩救不来,呱呱守埤哀。
天胡不我吊,竟使孤城摧。
沈痛数忠良,委骨鲸与豺。
王师遂破贼,天王归京国。
持久全江淮,实由二公力。
遗烈在宋人,食公河之津。
我闻唐天子,命远守宋民。
张公何为者,单车投远舍。
《睢阳双忠庙诗》是宋代诗人张方平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对两位英雄人物的怀念和敬仰之情。以下是对该诗逐句释义:
- 烈士趋死易:这里描述了烈士面对死亡毫不畏惧的态度。
- 黜己下人难:形容在高位上的人放弃自己的地位去帮助他人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 况乃持柄位:更不用说掌握权力位置的人,他们面临的选择和责任更加重大。
- 而当功名间:他们在功名利禄之间必须做出选择。
- 天宝唐中圮:天宝年间,唐朝的中央政权崩溃。
- 大盗起幽蓟:北方地区出现了盗贼。
- 伐鼓倾中州:发动攻击,声势浩大地攻打中州。
- 意有摧枯易:意味着即使是摧毁枯树也显得轻而易举。
- 桓桓许公远:指的是忠诚勇敢的许国公,他身处远方却心系国事。
- 持节睢阳郡:他持节守在睢阳郡,代表皇帝行使地方权力。
- 孤垒扼贼冲:孤立的营垒成为了阻挡敌军的要冲。
- 攻急势危窘:由于攻城激烈,形势变得极其危急。
- 张公何壮哉:张公(指许公)是何等的英勇啊!
- 雍丘以众来:雍丘(今河南杞县)的士兵前来支援。
- 誓将同忠义:发誓与忠义之士共同抵抗敌人。
- 分持虏羹杯:共同分享敌人的俘虏食物。
- 慷慨二丈夫:表达出两位英雄气概豪迈的丈夫。
- 感诺明悲吁:感动于他们的誓言,心中充满悲伤。
- 对举两手起:举起双手,准备战斗。
- 力与扶中区:用力量支撑住中央区域,即保护城市的核心地带。
- 空郊乘垝垣:空荡的郊外只有破败的城墙。
- 赋锋四周攒:四周的敌军像刺猬一样聚集。
- 万夫齐一心:成千上万的士兵团结一心。
- 就死无悔颜:即使战死也无怨无悔。
- 夫岂威令使:难道是因为威令才这样做吗?
- 化公心如丹:化作了一颗赤子之心。
- 兵尽粮饷绝:军队粮草殆尽,物资供给断绝。
- 重围气逾烈:包围圈内的紧张气氛愈加激烈。
- 龙枯无一勺:如同龙枯竭后没有一瓢清水可用。
- 虎腾坠穷穴:如同猛虎坠落深坑。
- 帐下万金士:帐下有万名将士。
- 霁云特雄杰:霁云(喻张公)特别英勇杰出。
- 乞师贺兰府:请求援兵来自贺兰府(古地名,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
- 啮指如枯檗:咬紧嘴唇就像咬断干枯的树枝。
- 七日哭秦庭:连续七天在秦国朝廷(象征国家)哀悼。
- 何谢楚臣节:为什么还要感谢楚地的贤臣呢?
- 邻藩救不来:邻近的藩镇援军救兵无法及时到达。
- 呱呱守埤哀:守着城下的壁垒哀鸣。
- 天胡不我吊:上天为何不保佑我们呢?
- 竟使孤城摧:最终使孤城被摧毁。
- 沈痛数忠良:悲痛地追念忠良之臣。
- 委骨鲸与豺:将尸骨葬在鲸鱼和豺狼之中。
- 王师遂破贼:宋国的军队终于击败了敌人。
- 天王归京国:宋朝皇帝返回京城。
- 持久全江淮:使得长江、淮河一带得以保全。
- 实由二公力:完全是这两位英雄的力量。
- 遗烈在宋人:他们的英名和遗志留在了宋朝。
- 食公河之津:纪念他们的事迹,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