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屋青松长数围,午风摇影舞僛僛。
幽禽叶底鸣相应,时引残声过别枝。
【注释】
夹屋:指夹在两山壁之间的屋子。青松:指松树。长数围:指树干长得有几围粗。僛僛:形容树木的枝干随风摇摆的样子。幽禽:隐士的禽鸟。叶底:树梢之间。时引:不时地发出。残声:不悦耳的声音。过别枝:飞到另一树枝上。
【赏析】
这首诗是写寺中幽静的景色,通过描写寺内几株高大、苍劲的松树,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写寺中的古松。“夹屋”,指夹在两山壁之间的屋子;“青松”指松树。两句诗描绘出一座古寺的幽静景象:在寺院里生长着几棵高而粗壮的松树,它们长有几围那样粗细,枝叶参天,风一吹来,就摇摇摆摆地摆动起来,好像要向天空飞翔似的。
第二句写这些松树在风中摇曳的姿态。“僛僛”,形容树叶随风飘舞,飒飒作响的样子。“午风”即正午时分刮来的风。这一句写风势很大,但松树却能迎风挺立,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量。
第三句写鸟儿在树上鸣叫。“鸣相应”,意思是鸟儿鸣叫声与树枝上的叶子相互应和,互相呼应。“叶下”,指树梢之上的枝叶之间。“残声”,指那些不悦耳的声音。“过别枝”,是指那些声音传到别的树上去了。这里用一个“过”字,写出了鸟儿们欢快地唱着歌,把美妙的歌声传遍整个寺庙的景象。
全诗以“夹屋青松长数围”开篇,先写环境,后写主体,层次分明。诗中所写之景虽无奇观,然而作者却能抓住特点,用简洁的语言加以勾画,使人感到清新、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