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桃李花,馨香满芳草。
开时人少年,落处人已老。
风雨半夜来,飘扬满官道。
行客为叹息,不忍便除扫。
犹有两三枝,香色晚更好。
把酒将奈何,攀折恨不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句大意,然后结合题目要求来分析概括。
“桃李花”,指桃花和李花。“红白桃李花”,以花的颜色为线索,写桃花与李花;“馨香满芳草”,用馨香来形容花的芬芳,写花香;“开时人少年,落处人已老”:桃花、李花盛开时,正是年轻人,凋谢的时候,人已老了;“风雨半夜来,飘扬满官道”:风雨之夜,花瓣飘飞在官道上,写风和雨的景象;“行客为叹息,不忍便除扫”:行人为之感叹,不忍把落叶扫除,写人的感慨;“犹有两三枝,香色晚更好”:还有一两株,到了晚上香气更加浓郁;“把酒将奈何,攀折恨不早”:面对美景,诗人却无酒相伴,只有惋惜地攀折花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借桃花、李花之飘零,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情怀。首联点明季节,起句“红白桃李花”,写春末夏初,桃花、李花竞相开放的情景。一“红”一“白”两色,色彩鲜明,给人以美的感受。次句“馨香满芳草”,则进一步描写花的芳香,渲染了一种清幽恬静的气氛。三、四两句是写花开花落,由盛转衰的生动画面。“开时人少年,落处人已老”,既是对前两句的具体化、深化,也暗寓了诗人自己的感慨。五、六句写风和雨夜,花片随风飘扬,落在官道之上,行人为之叹息,不忍把落花扫除。这既写出了自然景物的美妙动人,又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最后两句写赏景者无心饮酒赏花,只能空发愁叹。结尾两句是全诗的重点,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年华老大、壮心不已的复杂感情。
【答案】
①《桃李花》,即《桃源行》。②“红白桃李花”,以花的颜色为线索,写桃花与李花;“馨香满芳草”,用馨香来形容花的芬芳
③“开时人少年,落处人已老”,既是对前两句的具体化、深化,也暗寓了诗人自己的感慨④“风雨半夜来,飘扬满官道”,写风和雨夜
⑤“行客为叹息,不忍便除扫”,既写出了自然景物的美妙动人,又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⑥“犹有两三枝,香色晚更好”,写赏
景者无心饮酒赏花,只能空发愁叹⑦“把酒将奈何,攀折恨不早”,结笔宕出,余韵袅袅,含蓄深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