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辞洛水滨,暮宿河之涘。四野漫漫不见人,竟日止能行数里。
浑然天地为一色,渭水南北复何似。五陵鹰犬争合围,十宅管弦初热耳。
连宵耿耿照鬓发,迎马点衣犹未已。但得来年春麦熟,暂困泥涂复何耻。
农夫南亩未厌多,却入长安作泥滓。
大雪行
晓辞洛水滨,暮宿河之涘。四野漫漫不见人,竟日止能行数里。
浑然天地为一色,渭水南北复何似。五陵鹰犬争合围,十宅管弦初热耳。连宵耿耿照鬓发,迎马点衣犹未已。但得来年春麦熟,暂困泥涂复何耻。
农夫南亩未厌多,却入长安作泥滓。
注释:
晓辞洛水滨:早上离开洛阳的水边。
暮宿河之涘:傍晚在河边住宿。
四野漫漫不见人:四周田野空旷,看不到行人。
竟日止能行数里:一整天只能行走几里路。
浑然:整个, 全都。
为一色:变成一体, 混同。
渭水南北:指渭水南北两岸。
何似:像什么。
五陵:指长安附近的五个县, 古时以贵族居住的地方为“五陵”。
鹰犬:鹰和猎犬。
争合围:争夺包围。
十宅:十个住宅。
管弦:乐器弦索。
耿耿:形容灯光明亮的样子。
连宵:整夜。
点衣:点亮衣服的光亮。
来年:指明年。
麦熟:指春天到来后,小麦成熟。
泥涂:泥泞之地。
农夫南亩:指种田的人。
未厌多:不感到满足。
长安作泥滓:到京都作官为尘土所污染。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舜民的一首五言律诗,描述了农夫在大雪途中的艰难旅程。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对官场腐败的讽刺。
首联“晓辞洛水滨,暮宿河之涘”描绘了农夫在雪中起早贪黑、跋山涉水的艰辛情景。颔联“四野漫漫不见人,竟日止能行数里”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路途的艰险,形成了一种苍茫而沉重的氛围。颈联“浑然天地为一色,渭水南北复何似”则通过对比天地之间的和谐统一与人间的纷争矛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人性之恶的深刻反思。尾联“但得来年春麦熟,暂困泥涂复何耻”则以农夫对未来丰收的期待作为收束,既体现了他对农耕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暗示了他对于官场困境的无奈和妥协。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想情感和卓越的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