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此登临,凄凉北望心。
戍烽孤障杳,塔影一江深。
黠虏投鞭想,将军誓楫吟。
所嗟人事异,天险古犹今。

【注释】

  1. 多景楼:在今安徽省当涂县,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作《登多景楼》中的名句。
  2. 假日此登临:在假日时登上此楼。假日,闲暇的日子。
  3. 凄凉北望心:心中充满了凄凉之情,向北眺望。
  4. 戍烽孤障杳:戍楼烽火台(烽火)孤独地矗立在远方。戍烽,指瞭望敌情的烽火台;孤障,指孤立无援、孤立无援的障碍物;杳,模糊不清。
  5. 塔影一江深:远处的佛寺(塔影),倒映在江面上,显得十分深广。
  6. 黠虏投鞭想:狡猾的敌人只要挥动鞭子,就能征服我们了。黠虏,指敌人。投鞭,比喻轻而易举。
  7. 将军誓楫吟:将军立下誓言,吟咏着《诗经·小雅》中的《伐木》篇诗句“其叶湑兮,其声沃若”。
  8. 所嗟人事异:感叹世事的变化。
  9. 天险古犹今:自古以来的天险和今天相比,依然如故。天险,指自然形成的险要地势或天然屏障。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作者登高远眺,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全诗以“多景楼”为题,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凄凉的画面,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首联“假日此登临,凄凉北望心。”诗人在假日这一天登上了多景楼,心中充满了凄凉之情。诗人通过对登楼所见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忧伤与感慨。这句诗简洁明了地勾勒出诗人登高远眺的场景,同时也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
    颔联“戍烽孤障杳,塔影一江深。”诗人继续描绘了多景楼周围的景色。戍楼烽火台(烽火)孤独地矗立在远方,佛寺(塔影)倒映在江面上,显得十分深广。这句诗通过对比戍楼、塔影等元素,展现了一种苍茫而又深邃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颈联“黠虏投鞭想,将军誓楫吟。”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狡猾的敌人只要挥动鞭子,就能征服我们了。将军立下誓言,吟咏着《诗经·小雅》中的《伐木》篇诗句“其叶湑兮,其声沃若”。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命运的忧虑与期待。
    尾联“所嗟人事异,天险古犹今。”诗人感叹世事的变化,古今如梦。自古以来的天险和今天相比,依然如故。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与思考。诗人通过这样的结尾,使得整首诗更具哲理性与深度。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诗人通过对多景楼的描绘和抒情,展现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个人魅力,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