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符开瑞玺,象服备袆褕。
德盛仪千载,名尊母两朝。
流风厚麟趾,剩馥播桃夭。
羽卫今何处,云深惨莫招。
【注释】
珍符:皇帝赐给皇后的玉符,表示皇后的地位。开瑞玺:指皇后受封时皇帝赐给她的印章。象服、备:都是古代礼服上所用的图案。象服,即礼服上的龙图;备,是礼服上的虎文。褕(yì):礼服下裳,也用为礼服的总称。仪:指仪礼。千载:指代皇后受封的一千年。母两朝:指母以子贵而两次被册封。麟趾:麒麟,四灵之一,象征吉祥,古人认为它足下有祥云,所以叫麟趾,这里指皇后生的儿子。桃夭:桃花盛开的美好时节。羽卫:指皇帝侍卫中的武官。今何处:何处?指什么地方?云深惨莫招:指皇帝驾崩后,皇后悲痛欲绝。
【赏析】
此诗为挽显肃皇后词五首之三。全诗对皇后生前功德和贤惠进行颂扬,并对其不幸去世表示哀悼。
“珍符开瑞玺。”开瑞玺,即皇帝赐给皇后的玉印。珍符,指玉印。瑞玺,指玉印的美称。开瑞玺,即开宝瑞玺,这是皇后受封时由皇帝所颁赐的。玉玺,又称玺、印玺,古时帝王及王公大臣印信的合称。
“象服备袆褕。”“象服”是礼服上衣上的纹样。“袆褕”是礼服下的裳。《左传·庄公二十四年》记载:“郑伯享赵孟,赋《黍离》。赵孟赋《六月》,赵孟曰:‘女何独不能淑艾!’郑人辞之,赋《风雨》。赵孟使税之,赋《载驰》。赵孟曰:‘女不能媚于郑伯,又不能媚于我,可谓能乎?”郑伯赋《青蝇》……郑伯赋《隰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郑国大夫子家赋《黍离》……郑伯赋《六月》……郑国大夫公孙段赋《风》……郑国大夫子皮赋《凯风》……郑文公赋《大叔于田》……郑文公赋《二子乘舟》……”可见郑国大夫们赋诗的内容都与郑国政治有关。郑文公赋《大叔于田》,是讽刺郑国的大夫们在田猎中追逐女子;郑文公赋《二子乘舟》,也是讽刺大夫们乘坐船只去游玩。由此可知,郑国大夫们的诗都是讽谏性质的,而《风》诗则是反映民间疾苦,具有社会意义。
《风·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己之心,如石非转易,如席非卷舒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不满情绪。诗人自比为石头或席子,表明自己决不改变志向,也不改变自己的操守。但现实却迫使他不得不改变这种态度,于是便感到愤慨和不满。
“德盛仪千载,名尊母两朝。”德盛仪,指品德高尚的礼仪。仪,指礼仪。仪节,指礼节。仪节千载,即千载一遇的礼仪仪式。德盛仪仪千载,即道德高尚的礼仪仪式千年难逢。德盛仪,即道德高尚的礼仪,指德行高尚的人受到人们的敬重和推崇,其礼仪行为成为人们遵循的行为规范。
“流风厚麟趾。”流风,指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厚,指深厚;麟趾,指麒麟的足迹。这里指皇后生的孩子像麒麟一样聪明可爱。流风厚趾,即优良风俗的传承。
“剩馥播桃夭。”剩馥,指剩余芳香;桃夭,指春天桃花盛开的美好时节。这里比喻皇后生的孩子像春天里盛开的桃花一样美丽娇艳。
“羽卫今何处,云深惨莫招。”羽卫,指皇帝侍卫中的武官。今何处,指哪里?指什么地方?这里指哪里都没有了。云深惨莫招,即深重的云层笼罩着天空看不到太阳,形容天空阴霾昏暗。惨莫招,即悲惨凄凉的样子。这里用“惨”字表现了皇后失去丈夫的痛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