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久沦亡,毛郑纷六凿。
譬如秋水篇,破坏向与郭。
千年见渊明,五字配前作。
谁传古人诀,定自顾方略。

注释:

  1. 国风久沦亡,毛郑纷六凿:指《诗经》失传已久,毛、郑两家对《诗经》进行了注解。
  2. 譬如秋水篇,破坏向与郭:比喻《诗经》就像秋天的水面一样破碎,其内容也像郭璞那样被毁坏了。
  3. 千年见渊明,五字配前作:指在千年后的今天,人们才能见到陶渊明的诗歌,他的作品与之前的经典之作相得益彰。
  4. 谁传古人诀,定自顾方略:意思是说谁能传下古人的秘诀,肯定是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借咏《诗经》,感叹历史变迁,感慨世事沧桑,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忧思。
    首句“国风久沦亡,毛郑纷六凿”,指出《诗经》失传已久,而后世的人们却对它进行了注解。这里的“国风”指的是《诗经》中的风诗,它是古代中国诗歌的一种形式,主要反映民间生活和风俗。
    第二句“譬如秋水篇,破坏向与郭”,用比喻的手法,将《诗经》比作秋天的水面,被破坏得支离破碎。这里的“秋水”指的是秋天的湖水,它清澈透明,但却因为外界的污染而变得浑浊。这里的“破坏”指的是对《诗经》的破坏,它使《诗经》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和价值。
    第三句“千年见渊明,五字配前作”,通过对比,赞美陶渊明的诗歌。这里的“渊明”指的是陶渊明,他的诗歌以简练、自然著称。这里的“五字”指的是陶渊明的诗歌中常用的五言诗形式,它简洁明了,易于理解。这里的“前作”指的是之前的经典之作,它们都以五言诗的形式出现,与陶渊明的诗歌相得益彰。
    第四句“谁传古人诀,定自顾方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传承的思考。这里的“古人诀”指的是古人的智慧和方法,它们是历史长河中宝贵的遗产。这里的“顾方略”指的是关注自己的方略和策略,即在继承古人智慧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进行创新和发展。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传承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们的文化传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