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文房珍,尤者一二数。
端溪从谁得,不记岁月古。
中洼隐天成,外削馀雷斧。
色羞龙尾乾,质陋雀台窳。
平生依石丈,什袭费调护。
向来萑苇中,险作百碎补。
脱身间道还,神物远侵侮。
他年沉香亭,奉诏翻乐府。
周旋妃子手,借润毛与楮。
曾徽言学士求赋所蓄端砚曾尝避乱海陵家赀尽没于贼独携此砚脱去
注释:曾徽,字子宣,南宋人。曾徽说:“学士(文莹)要求我为他写的关于我所珍藏的端砚的文章。”我曾为避战乱而流落至海陵,家产全部被贼人抢走了。我独自携带着这方端砚逃脱。
译文:
曾徽言学士要求我写一篇关于我所珍藏的端砚的文章。我曾经因为战乱而流落至海陵,家产全部被贼人抢走了。我独自携带着这方端砚逃脱。
君家文房珍,尤者一二数。
端溪从谁得?不记岁月古。
中洼隐天成,外削馀雷斧。
色羞龙尾乾,质陋雀台窳。
译文:
你家的书房里有很多珍贵的物品,其中尤其以一两方端砚最为珍贵。至于它是怎样得到的,我已经不记得了,只知道它是古老的。它的中间部分凹陷,仿佛是天然形成的;外围则显得有些突出,仿佛是经过雷斧敲打而成。颜色上,它比龙尾砚还要鲜艳,但质地上,却比雀台砚要粗糙些。
平生依石丈,什袭费调护。
向来萑苇中,险作百碎补。
脱身间道还,神物远侵侮。
他年沉香亭,奉诏翻乐府。
译文:
我一生都依赖着石丈,小心地收藏着它,生怕损坏了它。以前我曾在芦苇丛中不小心把它摔碎了,后来用许多方砚来修补它。现在我已经逃出生天了,这神奇的砚材远离了祸害。将来我一定把这首《砚铭》献给朝廷,让皇帝重新整理古代的乐府诗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流寓海陵期间,应文莹之请,为其所藏端砚所写的。全诗分上下两段,上段写曾徽的来历和对端砚的珍爱,下段写因避乱而丢失砚台的经历及对端砚的喜爱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