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多名流,后出亦豪侠。
三年佐幕府,论事费口颊。
人情易薰染,久或化为怯。
不如殽黾去,归路马蹀躞。
虽无米千斛,尚有书百箧。
吾曹官为家,穷老漫随牒。
南州美风土,水净山九叠。
子尝访之我,行欲买舟楫。
我本江湖人,妙处饱经涉。
谁能老作伧,政恐梦为蝶。
【注释】
送惠子泽工曹罢官还陜右:送别工曹回陕西。陕是唐代关中道的简称,今陕西一带。
关西多名流:指关中地区有才华的人。名流,有名望的才识之士。
后出亦豪侠:指后来的人也像前人一样有勇有谋。亦,也。
三年佐幕府:在朝廷中做官三年。佐,辅佐。幕府,旧时官府中设置的办事机构。
论事费口颊:辩论政事,需要争辩唇舌。费,耗费。
人情易薰染,久或化为怯:人们容易受到影响,时间久了也可能变得胆小懦弱。薰染,熏染、熏陶。
不如殽黾去:不如回到故乡,安逸自在地去生活。殽,通“淆”,混乱。
归路马蹀躞:回到家的路上,心情舒畅如马儿跳跃一般。蹀躞,形容马行走轻快的样子。
虽无米千斛,尚有书百箧:虽然家中没有那么多粮食,但是有书可以读。
吾曹官为家,穷老漫随牒:我和你们这些做官的,都是因为家庭贫穷而来到这个职位。随牒,指按照公文办事。牒,文件,公文。
南州美风土,水净山九叠:南方的州郡风光优美,山上的水清澈透明。
子尝访之我,行欲买舟楫:你曾经来拜访过我,现在想要买船回家了。尝,曾经。之,代词,你。
我本江湖人,妙处饱经涉:我本来是江湖上的人,经历的事情很多很深奥。
谁能老作伧,政恐梦为蝶:谁能永远保持清醒不变成普通人?只恐怕做梦都变成了蝴蝶。
【赏析】
《送惠子泽工曹罢官还陕右》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可分为三层,每层都有四句,共十二句。第一层四句写友人的为人和仕途经历。第二层四句写友人辞官还乡的心情。第三层四句写诗人的祝愿之意。
首联点明送别友人的缘由和友人的特点。“关西”、“后出”二句指出友人原属关中人氏,且后来也以豪杰自许。“三年佐幕府”二句说明友人曾在朝廷中做过官。“人情易薰染,久或化为怯”二句则指出人往往受环境的影响,久而久之可能变得胆小怯懦。这两句是说朋友的性格和行为受到了朝廷风气的影响,但终归还是保持了自己的本色,不愿屈就于世俗之见。“不如殽黾去”二句表明友人认为归隐田园才是自己最好的选择。“虽无米千斛”二句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归隐的决心。这两句说明尽管家中缺乏粮食,但只要有书籍,也能度过一生。“吾曹官为家”二句则是说自己和同僚们都是因家境贫寒而担任官职的。“穷老漫随牒”二句则表达了一种无奈之情,即自己只能随着官场的文件来安排自己的余生。尾联二句是对友人的祝福和勉励。“南州美风土”二句是对友人家乡的赞美。“子尝访之我”二句则是希望友人能到自己家中做客。“子”指对方。“行欲买舟楫”二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祝愿。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可分为三层,每层都有四句,共十二句。首联点明送别友人的缘由和友人的特点。“关西”、“后出”二句指出友人原属关中人氏,且后来也以豪杰自许。“三年佐幕府”二句说明友人曾在朝廷中做过官。“人情易薰染,久或化为怯”二句则指出人往往受环境的影响,久而久之可能变得胆小怯懦。这两句是说朋友的性格和行为受到了朝廷风气的影响,但终归还是保持了自己的本色,不愿屈就于世俗之见。“不如殽黾去”二句表明友人认为归隐田园才是自己最好的选择。“虽无米千斛”二句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归隐的决心。这两句说明尽管家中缺乏粮食,但只要有书籍,也能度过一生。“吾曹官为家”二句则是说自己和同僚们都是因家境贫寒而担任官职的。“穷老漫随牒”二句则表达了一种无奈之情,即自己只能随着官场的文件来安排自己的余生。尾联二句是对友人的祝福和勉励。“南州美风土,水净山九叠”二句是对友人家乡的赞美。“子尝访之我”二句则是希望友人能到自己家中做客。“行欲买舟楫”二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