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栽植遍尘寰,未必成都欲咏难。
山木瓜开千颗颗,水林檎发一攒攒。
初疑红豆争头缀,忽觉燕脂众手丸。
西蜀僧家根拨小,南荆官舍树支宽。
高穿群木无因蔽,平倚危楼最好看。
十亩园林浑似火,数方池面悉如丹。
锦袍万丈仍连袂,珠被齐光更合欢。
风袅细腰妆正罢,露晞铜雀泪新乾。
晨曦远借彤云暖,秋魄微侵甲帐寒。
会宴岂劳供幄幕,采香应见费龙檀。
秾烧游女青丝发,殷染妖姬白玉冠。
宾席半移隈茜绶,使车多热簇雕鞍。
层层排朵萦飞蝶,密密交柯宿翠翰。
诗客早惭矜镂管,画工谁敢炫霜纨。
本期相伴千场醉,可忍轻邀百卉残。
川路尚移随迅濑,蕃船犹折出长澜。
飘零绛雪深盈尺,收拾晴霞散结团。
时去独应贤者识,色空前有达人观。
谱为仙子终须美,实作寒梅况不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海棠》。诗中描绘了海棠花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海棠(栽植遍尘寰,未必成都欲咏难)

诗句释义:海棠花种植遍布世间,即使想要赞美它的美丽也不容易。

译文:海棠花到处种植,遍布整个世界,即使想要赞美它,也不容易。

赏析:这是第一句,开篇直接点明海棠花的广泛分布和其美丽程度,为后文的描写奠定了基调。

初疑红豆争头缀,忽觉燕脂众手丸(山木瓜开千颗颗,水林檎发一攒攒)

诗句释义:开始我以为是红豆点缀在海棠的头上,忽然发现原来是胭脂染成的手丸。

译文:刚开始以为是红色点缀在海棠的头上,后来才发现原来是胭脂染成的手丸。

赏析:这里用“争头缀”形容红珠子点缀在海棠上的样子,而“众手丸”则形象地描绘了胭脂染成的手丸的样子。通过这种对比,展现了海棠花的美丽与多彩。

西蜀僧家根拨小,南荆官舍树支宽(高穿群木无因蔽,平倚危楼最好看)

诗句释义:西蜀僧人种植的竹子很矮,南荆官员家的树很高大,海棠树穿过众多树木却毫无遮蔽,最宜于倚靠在高楼之上欣赏。

译文:西蜀的和尚种的竹子很低矮,南荆官员家的树很高大,海棠树穿过众多树木却毫无遮蔽,最适宜倚靠在高楼之上欣赏。

赏析:这里通过比较西蜀和尚的竹子和小树、南荆官员家的高大树木以及海棠树,展现了海棠树的独特魅力和高大威猛的形象。同时,也表现了海棠树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

十亩园林浑似火,数方池面悉如丹(锦袍万丈仍连袂,珠被齐光更合欢)

诗句释义:整个园林就像燃烧的火焰一样,池塘水面如同涂上了红彤彤的颜色。华丽的锦袍和珍珠被子仍然互相连接,更加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译文:整个园林犹如燃烧的火堆一样,池塘水面如同涂上了红彤彤的颜色。华丽的锦袍和珍珠被子仍然互相连接在一起,增添了更多的欢乐气氛。

赏析:这里通过色彩的对比和意象的运用,将海棠园比作火堆和红彤彤的池塘,展现出了海棠园的美丽与热烈。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展现了其美丽与多彩,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