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光阴欠五年,寒灰枯木老云泉。
眼明尚可穿针鼻,齿硬犹能嚼石莲。
疑是合知诸佛印,果然别得一枝禅。
不因看破真赃物,安得囊中出小编。
诗句解释:
- “九十光阴欠五年”:”九十”指年岁,”光阴”即时间,”欠”在这里表示不足或未完成。”五十”通常指的是十年。这里表达的是九十年的岁月中还剩下五年的时间。
- “寒灰枯木老云泉”:形容老者如寒灰、枯木一般,生活状态已经衰败。”云泉”可能是指隐居之地或清幽的环境,也可能比喻老者的心境。
- “眼明尚可穿针鼻”:意思是虽然眼睛已经不太灵敏了,但仍然能够完成一些精细的动作,比如穿针。”尚可”表示还能做。
- “齿硬犹能嚼石莲”:形容牙齿虽然变硬了,但仍能咬碎坚硬的物体。”石莲”是一种植物或食物,这里可能是比喻某种坚韧不拔的品质。
- “疑是合知诸佛印”:这里的”合知”可能是指与佛法有所共鸣或者理解。”诸佛印”可能是指佛教中的佛像,或者是对佛法的信仰。
- “果然别得一枝禅”:意味着确实获得了与众不同的禅宗智慧或领悟。”一枝禅”可能是指禅宗的一种独特修行方法或者哲理。
- “不因看破真赃物,安得囊中出小编”:意思是如果没有看透事物的真谛,就无法从口袋中得到有价值的东西。”真赃物”可能是指真正有价值的物品或者成果,”囊中出小编”可能是指在口袋里得到一些小东西,比如钱币或者其他有价值的小物品。
译文:
九十年的光阴里只剩余下五年,如同寒火和枯木的老态龙钟。
眼睛虽然已不再明亮,但还能勉强进行一些精细的动作,比如穿针。
牙齿虽硬,但还能咬碎坚硬的东西,如石莲之类。
我似乎能理解佛教的许多教义,就像找到了禅宗的一条新路。
这确实是我独到的见解和领悟,不同于其他人的肤浅理解。
如果不是因为我看透了事物的本质,我又怎会从我的口袋里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老僧的生活状态和智慧,表达了对人生、时间和真理的深刻思考。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老人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一种对于真理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于生活中微小但有价值的东西的珍视。这种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精神追求的追求,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