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天下文章格,尽是之人咳唾馀。
方喜丘园空穗帐,何期箫吹咽轜车。
一生自抱萧张术,万古空传杨孟书。
大志未酬身已没,为君双泪湿衣裾。

【注释】:

近来:指苏洵去世后。文章格:指文章的格调。咳唾馀:指文章的内容。丘园:指家乡的田园。空穗帐:形容家中十分贫穷,连稻草都卖光了。箫吹咽轜车:箫声呜咽,如同马车被阻塞不能前进。萧张术:指的是苏轼的文章才华。杨孟书:杨雄的著述。大志:宏伟远大的抱负。未酬:没有实现。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这一年秋,苏轼因“乌台诗案”受牵连,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次年春又徙汝州、惠州。诗人身处逆境,怀念老友苏洵,作此诗表达对友人的追怀和哀伤之情。

首联写苏洵逝世之后天下文章格调变化很大。“尽是之人”(都是)的余言,意谓苏洵去世以后,他的文章便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方喜”“何期”二字,表达了苏轼在得到消息后的复杂心情。

颔联写苏轼得知朋友病逝的消息后悲叹不已。“丘园空穗帐”,形容家境贫寒,连稻草都被卖掉了,“箫吹咽轜车”,用典自屈原《九章·惜诵》中的名句“余不忍为此态也,背膺癗癗然。”意思是说,我不忍心表现这种悲痛的神态啊!“箫吹”,这里比喻苏轼悲伤的歌声,“咽轜车”,比喻悲伤的声音像车轮阻塞一样使人无法前行,这两句诗写出了苏轼听到好友病逝的消息时悲痛的心情,以及他不愿让朋友们看到他悲痛欲绝的样子的无奈与辛酸。

颈联写苏轼对友人的怀念。苏轼在悼念苏洵时,曾提到苏洵的文章“有子由之风”(《祭欧阳修文》),并称其为“文章巨公”。“万古空传杨孟书”,意谓苏洵的学问和品德将永远流传后世,他的著述也将永垂不朽。“杨孟”,即《太玄经注》、《法言》等著作的作者杨雄。苏轼在这里用“杨孟”来指代苏洵的著述。“大志未酬身已没”,意思是说,伟大的理想没能实现,就离世而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感慨。“为君双泪湿衣裾”,意谓诗人思念苏洵时泪水沾湿了衣裳,可见他对苏洵的深情厚谊。

尾联写苏轼自己胸怀壮志,却未能实现,最终客死异地。诗人通过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回顾,表达了对苏洵的无尽思念和对命运的感叹。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体现了宋代文人诗歌的艺术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