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华山形郁崷崒,白昼莽苍常生烟。
近村百家湿翠黛,阴崖千尺淙寒泉。
山根宛转抱河曲,河流倒影浸碧巅。
文皇性热不奈暑,当时宫此安徒然。
得非遍选天下胜,莫如兹地无烦喧。
暂游已骇非俗骨,久驻直恐成真仙。
何当借得神画笔,霜绡十幅图孱颜。
玉华山
玉华山形郁崷崒,白昼莽苍常生烟。
近村百家湿翠黛,阴崖千尺淙寒泉。
山根宛转抱河曲,河流倒影浸碧巅。
文皇性热不奈暑,当时宫此安徒然。
得非遍选天下胜,莫如兹地无烦喧。
暂游已骇非俗骨,久驻直恐成真仙。
何当借得神画笔,霜绡十幅图孱颜。
注释:
玉华山:指中国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的华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
郁崷崒:形容山峰高耸、连绵起伏的样子。
莽苍:形容天空或大地一片朦胧,没有明确的界限。
湿翠黛:湿润的青山被比作女性的翠绿色眉毛。
淙:水声潺潺,形容泉水清澈流淌的声音。
山根:山脉的根部,也指山的最高处。
宛转:形容曲折蜿蜒的状态。
河曲:指河流弯曲的地方。
孱颜:指面容憔悴的样子。
文皇:这里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他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中国的杰出政治家。
性热:性格热情、急躁。
安徒然:在这里是形容词,表示徒劳无功的意思。
遍选:广泛选拔,挑选。
无烦喧:不需要过多的喧闹,表示清幽宁静。
骇:惊讶、震惊。
俗骨:庸俗的人的骨头。
真仙:真正的仙人。
霜绡:一种质地轻薄的丝织品,用来形容画面细腻、色彩柔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感受。首句“玉华山形郁崷崒”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观,山峰高耸、连绵起伏。接着,第二句“近村百家湿翠黛”描写了山脚下村庄的景象,青山绿水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第三句“阴崖千尺淙寒泉”则进一步展现了华山的险峻与秀美,悬崖峭壁、溪水潺潺。
诗人转向华山的人文景观,第四句“山根宛转抱河曲”描述了华山的地势特点。第五句“河流倒影浸碧巅”则通过倒影这一手法,展现了华山之巅的壮丽景色。第六句“文皇性热不奈暑,当时宫此安徒然”则以唐太宗李世民为引子,表达了对华山的喜爱之情。
第七句到第十句则是诗人的个人感慨。诗人认为,尽管华山风景优美,但它并不适合喧嚣的城市生活,反而应该远离世俗,寻求心灵的安宁。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能够借助神笔丹青,将华山的美景绘制出来,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美丽的自然风光。
这首诗通过对华山的描绘和诗人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