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文莹理,后人工作文。
文工理愈暗,纸札何纷纷。
君看六艺学,天葩吐奇芬。
诗书分体制,礼乐造乾坤。
千歧更万辙,要以一理存。
如何臻至理,当从践履论。
跋涉经险阻,冲冒恤寒温。
孝弟作选锋,道德严中军。
仰观精俯察,万象入见闻。
不劳施斧凿,笔下生烟云。
高以君尧舜,下以觉斯民。
君如不我鄙,时来对炉熏。
【注释】
- 客观余孝经(传)感而作:指《孝经》的作者曾子根据孔子的思想,结合自己的见解,有感而作。
- 古人文莹(理):古人的文章,其道理。
- 后人工作文:指后人在继承前人基础上进行创作。
- 文工(工巧)理愈暗:文章越精巧越显得晦涩难懂。
- 纸札何纷纷:纸和笔是写作的工具,这里用“何纷纷”形容繁多。
- 君(你)看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学:指古代儒家的六部经典。
- 天葩(奇葩)吐奇芬:比喻《诗经》等古文辞赋作品如同天上的奇葩般珍贵。
- 诗书分体制:指诗和书的体式有所不同。
- 礼乐造乾坤:指礼与乐的作用可以改变天地乾坤。
- 千歧(千条岔路)更万辙(万条道路):比喻学问深奥复杂。
- 要以一理存:要抓住一个根本的道理来理解。
- 如何臻至理:如何能够达到真理。
- 当从践履论:应当从实际行动中去实践、去论证。
- 跋涉经险阻:指在困难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 冲冒寒温:不怕寒冷和炎热。
- 孝弟作选锋:孝悌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孝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道德严中军:道德是军队的中坚力量。
- 仰观精俯察,万象入见闻:上观察事物的精粹,下观察事物的全貌。
- 不劳施斧凿,笔下生烟云:不需要动用斧头,就可以看到如烟云般的景象。
- 高以君尧舜,下以觉斯民:高尚的人可成为君王,平凡的人也可以觉醒人民。
- 君如不我鄙:如果君主不嫌弃我。
- 时来对炉熏:时机成熟时,相互交流学习。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怀之作,作者以“文工理愈暗,纸札何纷纷”起兴,指出后儒之文虽繁复但难解难明,表达了对当时儒学发展的忧虑。接着以“君看六艺学,天葩吐奇芬。诗书分体制,礼乐造乾坤”赞美古代儒学的经典之作,并指出儒学的教化作用。然而,作者又认为“千歧更万辙,要以一理存”,即面对儒学的种种流派,必须抓住一个根本的道理来理解。因此,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如何臻至理,当从践履论”,“践履”是指实践,也就是要从实际行动中去实践、去论证。最后两句“跋涉经险阻,冲冒寒温。孝弟作选锋,道德严中军。仰观精俯察,万象入见闻。不劳施斧凿,笔下生烟云。高以君尧舜,下以觉斯民。”表明了作者对于儒学的认识态度——无论是高官贤士还是普通百姓,都应该通过实践来领悟儒学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