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文莹理,后人工作文。
文工理愈暗,纸札何纷纷。
君看六艺学,天葩吐奇芬。
诗书分体制,礼乐造乾坤。
千歧更万辙,要以一理存。
如何臻至理,当从践履论。
跋涉经险阻,冲冒恤寒温。
孝弟作选锋,道德严中军。
仰观精俯察,万象入见闻。
不劳施斧凿,笔下生烟云。
高以君尧舜,下以觉斯民。
君如不我鄙,时来对炉熏。

【注释】

  1. 客观余孝经(传)感而作:指《孝经》的作者曾子根据孔子的思想,结合自己的见解,有感而作。
  2. 古人文莹(理):古人的文章,其道理。
  3. 后人工作文:指后人在继承前人基础上进行创作。
  4. 文工(工巧)理愈暗:文章越精巧越显得晦涩难懂。
  5. 纸札何纷纷:纸和笔是写作的工具,这里用“何纷纷”形容繁多。
  6. 君(你)看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学:指古代儒家的六部经典。
  7. 天葩(奇葩)吐奇芬:比喻《诗经》等古文辞赋作品如同天上的奇葩般珍贵。
  8. 诗书分体制:指诗和书的体式有所不同。
  9. 礼乐造乾坤:指礼与乐的作用可以改变天地乾坤。
  10. 千歧(千条岔路)更万辙(万条道路):比喻学问深奥复杂。
  11. 要以一理存:要抓住一个根本的道理来理解。
  12. 如何臻至理:如何能够达到真理。
  13. 当从践履论:应当从实际行动中去实践、去论证。
  14. 跋涉经险阻:指在困难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15. 冲冒寒温:不怕寒冷和炎热。
  16. 孝弟作选锋:孝悌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孝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7. 道德严中军:道德是军队的中坚力量。
  18. 仰观精俯察,万象入见闻:上观察事物的精粹,下观察事物的全貌。
  19. 不劳施斧凿,笔下生烟云:不需要动用斧头,就可以看到如烟云般的景象。
  20. 高以君尧舜,下以觉斯民:高尚的人可成为君王,平凡的人也可以觉醒人民。
  21. 君如不我鄙:如果君主不嫌弃我。
  22. 时来对炉熏:时机成熟时,相互交流学习。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怀之作,作者以“文工理愈暗,纸札何纷纷”起兴,指出后儒之文虽繁复但难解难明,表达了对当时儒学发展的忧虑。接着以“君看六艺学,天葩吐奇芬。诗书分体制,礼乐造乾坤”赞美古代儒学的经典之作,并指出儒学的教化作用。然而,作者又认为“千歧更万辙,要以一理存”,即面对儒学的种种流派,必须抓住一个根本的道理来理解。因此,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如何臻至理,当从践履论”,“践履”是指实践,也就是要从实际行动中去实践、去论证。最后两句“跋涉经险阻,冲冒寒温。孝弟作选锋,道德严中军。仰观精俯察,万象入见闻。不劳施斧凿,笔下生烟云。高以君尧舜,下以觉斯民。”表明了作者对于儒学的认识态度——无论是高官贤士还是普通百姓,都应该通过实践来领悟儒学的真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