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效沮溺,聊与世相娱。
荒山无邻里,人烟在村墟。
所以近城市,幽处卜吾居。
门前草三径,堂下柳五株。
虽无羊酪羹,箪瓢亦晏如。
在我傥知足,清贫乐有馀。
子云作甘泉,相如赋子虚。
嗟我懒此学,箧中一字无。

【解析】

  1.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内容要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本题注意结合全诗的理解分析。“不必效沮溺”意思是:不必像伯夷与叔齐那样隐居不问世事;“聊与世相娱”意思是:姑且与世俗之人相为娱悦;“荒山无邻里”意思是:荒僻的山间人迹罕至,没有邻居;“人烟在村墟”意思是:人烟稀少,只有村落中的炊烟袅袅升起;“所以近城市”意思是:因为靠近城市的缘故;“幽处卜吾居”意思是:选择一处幽静之地定居;“门前草三径”意思是:门前长满了野草,有三条小路通向家宅;“堂下柳五株”意思是:堂前生长着五棵柳树;“虽无羊酪羹”意思是:虽然没有什么美味的食物可吃;“箪瓢亦晏如”意思是:即使没有美酒佳肴也过得安逸自在;“在我傥知足”意思是:只要我心满意足就行了;“清贫乐有馀”意思是:清贫而快乐有余。2.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诗句的理解掌握情况。“子云作甘泉,相如赋子虚”的意思是:司马相如写了《子虚赋》,扬雄写了《上林赋》;“嗟我懒此学”的意思是:唉,我懒得去效仿他们;“箧中一字无”的意思是:我的行囊里连一个字也没有。3.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何必效沮溺”,诗人以伯夷、叔齐自比,表达了自己不图富贵、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聊与世相娱”,诗人以“闲适之态”面对尘世,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荒山无邻里”两句,写田园生活,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追求自由、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怀;“所以近城市”,诗人认为接近城市的原因,是因为它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能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有利于他的写作;“清贫乐有馀”一句,诗人以乐观的心态看待清贫的生活,认为清贫而快乐有余,体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淡泊的人生志趣。4.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诗句,答题时先指出运用了何种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不必效沮溺,聊与世相娱”,诗人用典抒情,表明自己不慕荣利,归隐田园的坚定决心。“荒山无邻里”,“人烟在村墟”两句写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以及他远离纷扰、独享自然的恬适之情。“所以我近城市,幽处卜吾居”两句写诗人选择居所,一方面是为了就近求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享受都市的繁华。“门前草三径”,点出诗人住所的简陋,同时也暗示诗人性格的朴素与淡泊,同时寓含对自然之美的赞颂。“虽无羊酪羹,箪瓢亦晏如”,写出诗人虽物质生活贫乏,但仍能怡然自得,体现出诗人超然物外的情怀。“子云作甘泉,相如赋子虚”两句借用典故,表明自己的志趣不在功名富贵之中。5.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子云作甘泉,相如赋子虚”两句引用历史典故来说明自己不求仕进,安于淡泊的志趣,并以此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嗟我懒此学,箧中一字无”,诗人说自己懒得去模仿那些做官的人,连字都不识字,以此来表达对官场的鄙弃和厌恶之情。综上,这首诗通过对比诗人与仕途中人的态度,表现了诗人鄙弃世俗、安贫乐道、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高尚情操。
    【答案】
    ①不必效沮溺,聊与世相娱。②荒山无邻里,人烟在村墟。③所以近城市,幽处卜吾居。④门前草三径,堂下柳五株。⑤虽无羊酪羹,箪瓢亦晏如。⑥在我傥知足,清贫乐有馀。⑦子云作甘泉,相如赋子虚。⑧嗟我懒此学,箧中一字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