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益由人好乐间,须于情窦著防闲。
鸡鸣舜蹠能分得,始向师门见一斑。

注释:损益由人好乐间,须于情窦著防闲。

损益指得失,由人好乐间即在得失中,须于情窦著防闲指要懂得情感的节制。

鸡鸣舜蹠能分得,始向师门见一斑。

鸡鸣比喻早晨,舜蹠指舜的脚,分得是分辨,见一斑是看到了一小部分,意谓舜能够分辨是非,从一部分看出整体,开始向老师学习。

赏析:这首诗以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为引子,表明了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想真正懂得道理、掌握知识,必须爱好它、喜欢它、乐于接受它,而仅仅知道和喜欢是不够的,还要乐于去实践。诗中“损益由人好乐间,须于情窦著防闲”两句,就是孔子这句话的具体阐释。

首句“损益由人好乐间”,意思是说,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爱好、兴趣来加以解决;而能否处理好这些问题,则在于自己是否热爱它们。

第二句“须于情窦著防闲”,则是告诫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不能因为一时的快乐,而忘记了做人的准则,否则就会走向歧途。

第三句话“鸡鸣舜蹠能分得,始向师门见一斑”,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解释和阐述。这里所说的“鸡鸣”,是指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到来。而“舜蹠”则是指舜的脚,传说他曾经为了治理洪水而四处奔波,足迹遍布各地,因此被人称为“四岳”。最后一句“始向师门见一斑”,则是说,只有像舜这样的贤人才能分辨是非曲直,从一些小事上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

这首诗通过对孔子名言的阐发,强调了人们在生活中应该追求快乐、享受生活,但同时也要有清醒的头脑,不能忘记做人的根本原则。同时,也通过舜的故事,告诉人们要善于从小事中观察、发现一个人的本质和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