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透香严境,都无灭与生。
平分天女白,全借月娥清。
雪屋人家好,霜桥野岸横。
天寒倚修竹,齐弟伯夷兄。

【注释】

参透香严境:香严寺,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作有《香严寺》诗。

都无灭与生:佛家语,指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灭的。

平分天女白:洁白的云彩像仙女的手一样平分。

全借月娥清:月亮明亮清澈。

雪屋人家好:雪覆盖着屋子、人家。

霜桥野岸横:结满了霜的桥梁、田野上横卧着的树枝。

天寒倚修竹:在寒冷的天气里,靠着修长的竹子。

齐弟伯夷兄:兄弟俩像古代的伯夷和叔齐一样廉洁自守。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首联说梅花是“参透香严境”,即梅花已完全参透了佛教禅宗所提倡的“不生不灭”之境,因此,它既没有生死之念,也没有世俗的杂念。次联说梅花的香气是“平分天女白”,即洁白如雪的梅花,就像平分了天上仙女般的洁白。三联写梅花的颜色是“全借月娥清”,即皎洁得好像月亮一样。四联说梅花的姿态是“雪屋人家好”,梅花盛开时,满树都是雪一样的白色;而它的枝桠却伸进人家的窗户内,给人们送来阵阵清香。五联说梅花给人的感觉是“霜桥野岸横”,即在霜冻的桥梁和野外河岸上,到处都能看到它那苍劲挺拔的身姿。末联说梅花给人带来的感觉是“天寒倚修竹”,即在天寒地冻的时候,人们都依靠着修长的竹子取暖。这两句是诗人的想象之辞,意思是说,梅花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在寒冷的冬天里靠在修长的竹子上一样。最后一句用典。齐、伯夷都是周代人物,他们都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因不堪忍受父兄的虐待,逃到深山中隐居起来。后人常以“二子”或“伯夷、叔齐”来比喻兄弟二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