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隐屠钓,仁廉非偶然。
倾筐出紫鳜,挥手谢青钱。
昔有离骚客,名高楚国贤。
独醒遭尔笑,吾幸醉终年。

过孝感县十里所望一土山下有渔舟呼之不来委舟负鱼径去不顾俄有一舟不待呼自拿舟直前取舟中美鱼致之求价甚贱予倍与之值卒辞倍值而去予语之曰尔不待招而赴人之求仁也售不求厚价廉也子岂有道者乎兹楚境也昔有劝屈大夫以餔糟啜醨者岂非子耶为作一篇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渔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仁、义、廉、耻的理解和追求。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plaintext
过(经过) 孝感县(地名) 十里(路程远近)所望(所盼望) 一(一个)土山(地名)下(在土山下)有(有)渔舟(渔船)呼之不来(呼唤但未得到回应)委舟(放下船)负鱼(带着鱼)径去(径直离去)不顾(不回顾) 俄(不久)有(又)一(另一个)舟(另一艘船)不待呼自拿(不须呼唤,自己拿取)舟(小船)直前(直接前行)取(取得) 舟中(船上的人)美鱼(好鱼)致之(献给他)求价(要求价钱)甚贱(很便宜)予倍之(我加倍地给他钱买)。值(价值,价格)卒辞(终于拒绝)倍(加倍的钱)值(价格)而(却)去(离开)予(我)语之曰(告诉我):尔不待招而赴人之求仁也(你不等待召唤就去帮助别人行仁义)售不求厚价廉也(出售货物不要求高价而是低价)子岂有道者乎(难道你不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兹楚境也(这是楚国境内的地方)昔有劝屈大夫(从前有人劝导过屈原)以餔糟啜醨者(用酒糟当饭喝的人)岂非子耶(难道不是你吗),为作一篇(写一篇文章)

注释:

  • 过孝感县十里所望一土山下有渔舟:路过孝感县时,看到一座山脚下有一只小船,没有招呼就离开了。
  • 倾筐出紫鳜:用竹筐取出了新鲜的紫色鳜鱼。
  • 挥手谢青钱:挥手告别那些给了小费的人。
  • 昔有离骚客,名高楚国贤:以前有一位远离家乡的游子,声名显赫如楚国的才俊之士。
  • 独醒遭尔笑,吾幸醉终年:独自清醒反而被嘲笑,幸运的是一直醉生梦死,不受世间干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渔夫的行为,展现了他的仁爱、廉洁品质,以及他对金钱的淡泊态度。诗中通过对话的形式,将渔夫的内心世界和行为举止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叹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仁、义、廉、耻的追求和思考,以及对人性善恶的深刻洞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