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鬓不堪洗,病躯先觉阴。
天寒白日短,岁暮乱山深。
薄酒醒无力,危弦奏不禁。
谋身老逾拙,三听洛阳砧。
衰鬓不堪洗,病躯先觉阴。
天寒白日短,岁暮乱山深。
薄酒醒无力,危弦奏不禁。
谋身老逾拙,三听洛阳砧。
注释:
- 衰鬓:衰老的头发。
- 不堪洗:形容头发已经稀疏到无法清洗。
- 病躯:身体虚弱。
- 先觉阴:首先感到身体的阴郁、不健康。
- 天寒:天气寒冷。
- 白日短:白天变短了。
- 岁暮:年末。
- 乱山深:山势复杂,使人感觉山深难测。
- 薄酒:少量的酒。
- 危弦:紧绷的弦。
- 不能制:无法抑制。
- 谋身:考虑自己的利益或安全。
- 老逾拙:年龄越大越笨拙。
- 三听:反复听。
赏析:
此诗是北宋文学家张耒的作品,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秋夜中的孤独和辛酸。首句“衰鬓不堪洗”直接点明诗人年纪已高,发丝稀疏,难以梳理,体现了他的年华老去。第二句“病躯先觉阴”,则揭示了诗人由于疾病困扰而感到身体日渐衰弱的无奈心情。接着,“天寒白日短,岁暮乱山深”描写了深秋时节,天气渐冷,白昼缩短,山色显得更加深远且迷蒙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
诗人在饮酒后感到身体无力,琴弦紧绷却无法弹奏出心中的哀愁。“薄酒醒无力,危弦奏不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需要用酒精来暂时麻痹痛苦,另一方面却又被内心深处的情感所驱使。最后两句“谋身老逾拙,三听洛阳砧”则表达了他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感,对家乡的思念愈发强烈,如同不断敲打的洛阳木砧声一样,让人心痛不已。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悲凉的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忧思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