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衾不成寐,起坐听鸡号。
楼闭更筹静,天寒星斗高。
萧条陶令酒,清怨楚臣骚。
凛凛悲秋意,何须待二毛。
【注释】
衾:被子,代指卧具。
陶令酒:即《饮酒》中的“陶渊明”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东篱”,这里指陶渊明。
楚臣骚:战国时期楚国屈原的《离骚》、《九歌》。
凛凛:形容天气寒冷。
二毛:《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吾年二十而仕,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又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认为,四十岁以后的人应该“从心所欲,不逾矩”,但孔子自己却活到七十一岁才去世。所以这里说“何须待二毛”,意思是不必等到七十来岁才做自己想做的事。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夜不能寐之苦,颔联写诗人因夜不能寐而起坐听鸡报晓,颈联写诗人起坐后楼闭而更筹静,尾联写诗人对天寒星斗高之秋的悲感,并感叹何须等到老来再作想做的事。
首联“孤衾不成寐,起坐听鸡号。”是写诗人夜不能寐之苦。“孤衾不成寐”,写出了诗人因思乡而失眠的痛苦心情。一个“孤”字道出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一个“不成寐”三个字又写出了诗人因思念家乡而无法成眠的痛苦。“起坐听鸡号”三句,是写诗人因夜不能寐而起坐听鸡报晓的情景。“楼闭更筹静,天寒星斗高”两句,是说夜深人静时,更声已停,鸡鸣报晓,但寒气逼人,星斗满天,使人难以入睡。这两句是写诗人在听到鸡鸣后起坐,仰望天空,感叹时光飞逝。
颈联“萧条陶令酒,清怨楚臣骚”,是写诗人起坐后楼闭而更筹静的情景,也是对前两联的总结。诗人在听到鸡鸣后起坐仰望天空时,想起了陶潜、屈原等人因怀才不遇而饮酒作诗,表达了他们的哀愁和愤懑。这两句是说,诗人在听到鸡鸣后起坐,看到楼外的天空中星星闪烁,想到了陶潜、屈原等人因怀才不遇而饮酒作诗的情境,感受到了他们那种清怨和愤懑之情。
尾联“凛凛悲秋意,何须待二毛”,是写诗人对天寒星斗高之秋的悲感,并感叹何须等到老来再作想做的事。这里的“凛凛”是冷的意思,用来形容天气寒冷。诗人在听到鸡鸣后起坐,仰望天空时,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氛和凉意,从而引发了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等感慨。最后两句是说,诗人在听到鸡鸣后起坐,看到楼外的天空中星星闪烁,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和季节的变化,同时也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因此不需要等到老来再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