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
梅如相见喜,雁有欲归声。
老去书全懒,闲中酒愈倾。
穷通付吾道,不复问君平。

冬至后三日三首

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

梅如相见喜,雁有欲归声。

老去书全懒,闲中酒愈倾。

穷通付吾道,不复问君平。

注释:

  1. 冬至后三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二十四日,这一天标志着一年的结束和新的开始。冬至之后,太阳逐渐向南移动,白昼变长,夜晚变短,标志着春天的到来。
  2. 水国:指江南水乡,这里的“水国”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地区。
  3. 风光春已生:春风拂面,万物复苏,景色宜人。
  4. 梅如相见喜:梅花盛开,诗人看到它感到非常高兴。
  5. 雁有欲归声:大雁南飞,它们发出声音表示即将返回故乡。
  6. 老去书全懒:年岁增长,体力衰退,读书变得懒惰。
  7. 闲中酒愈倾:在闲暇的时候,诗人更加喜欢喝酒。
  8. 穷通付吾道:命运的好坏取决于自己的道路选择,诗人对此没有太多关心。
  9. 不复问君平:不再像古代智者诸葛亮那样关心世事的变化。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淡然态度。诗中的“水国过冬至”,描绘了诗人所在地区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接着,诗人以“梅如相见喜,雁有欲归声”两句表达了他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大雁南飞的期待。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感到自己年老体衰,对读书产生了厌倦之情,“老去书全懒”。在闲暇的时候,他更加喜欢喝酒,享受生活的宁静。最后,诗人表示自己的命运好坏都由自己决定,不再像古代智者那样关心世事的变化。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既有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