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虽云过,林塘老景浓。
幽花冠晓露,高柳旆和风。
草木家家秀,沟壑处处通。
况闻如雨足,高枕待年丰。
【注释】
桃李:桃花和李花。过:凋落。林塘:指山林水塘。幽花:指山间不被人注意的小花。冠:笼罩。高柳:高大而挺拔的杨柳。旆:旗子,引申为风。草木:泛指草木植物。家家秀:每户人家都长得好。沟壑:指山间的小溪沟。况闻如雨足:听说雨水充足了。高枕:枕头高,睡得安稳。年丰:粮食丰收。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六载(747)春。当时安禄山叛军在河北一带节节胜利,朝廷一片惶恐。诗人避乱到越中(今浙江绍兴),在柯氏之家游赏,有感写下此诗。
首联“桃李虽云过,林塘老景浓。”说桃花、李花虽然飘零过去了,但山林水塘景色仍然浓密。这里用一“过”字,写出景物的变化,也表达了作者对时世变迁的感慨。这两句是写眼前景物,也是写自己的心情。
颔联“幽花冠晓露,高柳旆和风。”写山间野花在晨露的覆盖下显得格外娇艳,高大的杨柳随风飘扬如同旗幡。这里以“冠”字来形容露珠,以“旆”字来形容杨柳的枝叶,形象鲜明,色彩绚丽。
颈联“草木家家秀,沟壑处处通。”写山野中草木茂盛,沟渠纵横交错。这两句既描写了自然景观,也暗寓着诗人的抱负与志向。草木茂盛,沟壑纵横,表明了社会的安定和生产的繁荣,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尾联“况闻如雨足,高枕待年丰。”说听说今年雨水充足,可以高枕无忧地等待明年丰收。这里的“如”字,既是形容雨水之多,也比喻丰收有望。这两句是对国家和社会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向上精神。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动荡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