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风高砧杵伤,孤城更漏入秋长。
寒生疏牖人无梦,月过中庭树有霜。
报落梧桐犹陨叶,知时蟋蟀解亲床。
年年多病浑无寐,静对楞严一炷香。
【注释】
夜:一作“霜”。楞严:梵语Nalāna(Nalandā)的汉译,意译为“大乘经”,即般若部所摄诸经典。楞严咒:佛教咒术,即《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咒》。楞严经:佛教典籍名,即《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此诗写诗人在深秋之夜,独坐书斋,静对佛经,思绪万千而难以成眠的情景。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首联是说秋风萧瑟、砧声断续,更漏声声入夜,寒气袭人。颔联是说寒气逼人使人无梦,月光穿过庭院照出一片白茫茫的树影。颈联是说报晓的梧桐叶落了,蟋蟀开始鸣叫,知了开始鸣唱。尾联是说自己年岁已长,疾病缠身,无法入睡,只好静心焚香念佛来消磨时光。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结篇,借自然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怀。前四句写夜,后四句写月。前四句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描绘了一个秋天夜晚的景象,渲染一种凄清的氛围。后四句写月光映照下的树木和蟋蟀,表现了诗人的孤寂心情。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