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墙泉下是东溪,细溜涓涓入我池。
一部笙箫寒竹响,百年风雨古槐姿。
果悬幽槛朱初熟,蔓度空墙翠欲垂。
野趣转深身愈老,故应寂寞畏人知。

【译文】

隔着院墙,东溪的泉水流到我家的池里。

一阵笙箫的声音,从竹丛中传来,让人感到寒冷。

百年风雨,古槐树依然挺立。

果儿悬在幽静的窗槛上,朱红色的果实刚刚成熟,

藤蔓穿过空荡的墙头,翠绿欲滴。

野外情趣更浓,使我年岁渐大,

然而我应更加孤寂,以免被人知晓。

【注释】

①杂兴:即随感而发,随意写来的作品;杂言:即不拘成规,不拘韵律。

②东溪:指东溪寺旁的山泉。

③涓涓(juān juān):水流小而细。

④一部:指一支管乐器。

⑤寒竹:指竹制的笙箫等吹奏乐器。

⑥“百年”句:比喻人的生命长久。

⑦“蔓度”句:形容蔓草缠绕着空荡的墙壁。

⑧野趣:指大自然的情趣。

⑨“故应”两句:意谓我本来就孤独寂寞,现在更加孤独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景的小诗。全诗以景物的描绘,表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同时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之情。

首联“隔墙泉下是东溪,细溜涓涓入我池”,起势不凡。“隔墙”,既写出了环境清幽,又暗示了诗人的心境。诗人站在庭院中,遥望着东溪的泉水从院墙下流过,那细细的水流向自己的池塘流去。“泉下”“入我池”,一“隔”字,写出了泉水与诗人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这泉水的喜爱。

颔联“一部笙箫寒竹响,百年风雨古槐姿”。“一部笙箫”,既指笙、箫这两种乐器,也指吹奏笙箫的人。“寒竹”,即竹制的笙箫等吹奏乐器。“一部笙箫”,指吹奏笙箫的人。“寒竹响”则形象地写出了风吹竹子发出的声音。“古槐”指的是高大的槐树。这句诗通过吹奏笙箫的人和高大的古槐树的对比,写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颈联“果悬幽槛朱初熟,蔓度空墙翠欲垂”中的“悬”字,写出了果子挂在树上的状态,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细致观察。“蔓度”则是形容蔓草缠绕着空荡的墙壁。“翠欲垂”则写出了蔓草的颜色。这句诗通过描述果树和蔓草的生长状态,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

尾联“野趣转深身愈老,故应寂寞畏人知”。诗人感叹自己的年岁渐长,身体越来越虚弱,而自己却越发孤寂,不愿被人们知晓。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孤独生活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独特见解——只有深入自然的怀抱,才能更好地体会大自然的魅力。

整首诗以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之情,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