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淮北晚钟残,落日桥边送客鞍。
物外楼台秋更豁,山深松竹晚多寒。
窗风细细侵衣冷,檐雨萧萧到夜阑。
佳境欲留嗟不可,尘埃踪迹但悲叹。

注释:

淮北的孤城,傍晚时分传来钟声。落日下的桥边,送别的鞍马已停歇。秋日的景物在物外更显得开阔,山深处松竹在夜寒中显得更加凄凉。窗前的风细细地吹着,衣被冷得透心凉,檐头的雨潇潇洒洒直到深夜。美景让人留恋,可惜无法停留。尘世的痕迹让我感到悲哀和悲叹。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地深深的眷恋之情。

首联“孤城淮北晚钟残,落日桥边送客鞍。”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淮北孤城图。孤城的钟声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清晰,而送别之人则骑在马鞍上,依依不舍地离去。这一联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

颔联“物外楼台秋更豁,山深松竹晚多寒。”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的景色。物外的楼台在秋天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豁达,山中的松竹在晚风中显得更加寒冷。这一联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颈联“窗风细细侵衣冷,檐雨萧萧到夜阑。”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感受。窗外的微风轻轻吹拂,让诗人感到一丝寒意;而屋檐下的雨水滴滴答答地落下,一直持续到深夜。这一联通过描写天气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尾联“佳境欲留嗟不可,尘埃踪迹但悲叹。”则是对全诗的总结。诗人想要留住这美好的景色,但却无能为力;自己的足迹在尘埃中留下了痕迹,只能感叹世事无常。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以送别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