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池暮春风景妍,汩汩浅渠鸣细泉。
菖蒲绕堤青似剑,荷叶出水大如钱。
蔷薇着花方未已,杨柳飞絮任飘然。
邻翁芍药正足雨,预计开时须醉眠。

东池

东池暮春风景妍,汩汩浅渠鸣细泉。

菖蒲绕堤青似剑,荷叶出水大如钱。

蔷薇着花方未已,杨柳飞絮任飘然。

邻翁芍药正足雨,预计开时须醉眠。

译文:

春天的东池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浅渠里传来潺潺的流水声,像是在低语。
菖蒲沿着池岸生长,叶子翠绿如同宝剑一般,荷叶从水面上露出,形状像古钱币一样圆滚滚。
蔷薇花刚刚开放,还未结束,而柳树的飞絮随风起舞,自由自在。
隔壁的邻居正在种植芍药,如果天气好的话,他们计划在芍药盛开时一起喝酒入睡。

注释:

  • 东池: 地点名,可能是一个位于诗人住所附近的池塘或水塘。
  • 暮春: 指晚春时节,春天的晚期。
  • 风景妍: 形容景色优美动人。
  • 汩汩: 水流声。
  • 细泉: 细小的水声,形容溪水的流动声。
  • 菖蒲: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狭长,有香气。
  • 青似剑: 形容菖蒲颜色翠绿,形态像剑。
  • 荷叶: 浮在水面上的绿色大圆盘。
  • 出水: 从水中冒出来。
  • 大如钱: 形容荷叶巨大到可以比作古时的钱币。
  • 蔷薇: 一种蔷薇科花卉,花色丰富。
  • 着花: 开花,这里特指蔷薇花。
  • 飞絮: 指花瓣随风飘散的景象。
  • 芍药: 一种花,常用于比喻美好事物。
  • 足雨: 足够下雨,意味着雨水充沛。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语言简洁明快,通过对东池春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的方式,将荷花与荷叶、蔷薇与杨柳进行了巧妙的对比,使得诗歌更加富有层次感。整体而言,这是一首表达对春天美景喜爱之情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