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疲久厌五更朝,每愧冥鸿在泬寥。
顾我尘冠雕旧鬓,爱君山桂长新条。
文词画虎工逾拙,世味春冰老益消。
只欲归依香火社,高堂时听法音潮。
这首诗是苏轼为好友秦观所写的次韵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首句“衰疲久厌五更朝”,描述了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认识,也反映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
第二句“每愧冥鸿在泬寥”,则是诗人的自我反省。他觉得自己如同一只孤独的鸿雁,虽然在广阔的天空中飞翔,但内心却感到空虚和寂寞。这种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第三句“顾我尘冠雕旧鬓”,描绘了诗人对自己的外表形象的不满。他觉得自己如同一座被尘埃覆盖的山,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这种形象的比喻,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的严苛要求,也反映了他对生活态度的转变。
第四句“爱君山桂长新条”,则是对友人秦观的赞美。诗人用“山桂”来比喻秦观,表示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认为只有像秦观这样才华横溢的朋友,才能与他共度时光。
第五句“文词画虎工逾拙”,则是对文人墨客的一种批评。诗人认为,许多文人的文词虽然华丽,但往往不如真实感人。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文风的反思,也暗示了他对于文学创作的认真态度。
最后一句“只欲归依香火社,高堂时听法音潮”,则是诗人对于精神寄托的渴望。他希望找到一个可以让他心灵得到安宁的地方,即所谓的“香火社”。同时,他也期待在那里,能够听到佛法的声音,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友情、文学的独特见解。